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资源库) > 统计分析 > 运行分析
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12-2384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12-03-21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运行分析
点击率
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有突破性进展
来源:市经信委网络与信息资源管理处         发布时间:2012-03-21 08:44      浏览次数:

  2011年,杭州市网络与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围绕城市信息化推进的总体目标,以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拓展网络应用空间为重点,以“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光网城市”试点、建设和重点应用为抓手,攻坚克难,逆势而上,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突破性进展。 
  一、基础网络进一步优化 
  基于城市信息化发展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立足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动电信、移动、联通和华数集团协调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深化共建共享,全面并超额完成了工信部下达的共建共享考核指标,部分指标共享率达到100%,为多、快、好、省建设和优化城市通信网络,增强综合通信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电话网 
  在前期杭州电信完成固定电话网软交换改造的基础上,协调、推动杭州联通利用软交换技术对其固定电话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在全市行政村固定电话开通率10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全市固话业务的支撑能力。 
  (二)移动通信网 
  按照稳固2G,发展3G,推进4G的思路,实现了全市2G网络全覆盖的优化,3G网络进一步覆盖了市区和七县市主城区。其中,杭州电信本地网CDMA网络质量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掉话率下降到0.17%以下,并通过升级DO基站的方式,提升了对3G网络流量业务的支撑能力。同时,开展了4G网络的规模试验和应用推进。目前,杭州移动已完成TD-LTE(我国自主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规模技术试验网第一阶段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试商用标准;杭州联通则在主城区开通了高达每秒21M无线上网速率的HSPA+准4G业务,4G网络在我市的试商用和推广已指日可待。 
  (三)城市宽带网 
  根据国家“光进铜退”战略,结合我市“光网城市”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传输三层网络(核心、骨干/汇聚、接入)承载,加强了城域传输网和城域数据网在汇聚层以下的分离,通过传输网改造,增强了交换机局端到用户端的服务能力,为“光纤小区”、“光纤到户”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支撑平台。目前我市因特网出口带宽已达774G,同比增长30%以上;宽带网络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建设、改造的光纤小区超过700个,覆盖用户超过100万户,20M的光纤入户带宽已在部分小区推广应用,直接支持了各类高带宽业务的承载、应用和推广。 
  (四)数字电视网 
  杭州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后,交互式点播用户日益增多,对数字电视网络承载能力的需求随之提高。2011年,华数集团根据业务先行、终端先行的推进策略,加快了网络升级改造和服务资源开发。开展了以“一省一网”为基础的跨代网工程规模化试点,采用“全光交换”技术构建主干网络,“超光宽网”技术改造接入网,以实现广电网络的高速互联和有线无线网络的一体化覆盖,构筑可随时随地超大容量传输的泛在网络,现已实现网络家庭2.7G带宽、有线无线一体化和多功能服务接入,成为了“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的重要基础承载网络。在此基础上,根据试点经验,完成了联接全省十一个地市及下属各县市区的1200G骨干网络规划设计,相关支持高清数字电视、有线宽带、无线宽带、3G多功能一体化接入的超光网络技术设备,以及服务内容资源的云平台原型系统研发业已完成,为进一步做大做深数字电视提供了前瞻性的支撑。此外,杭州电信也结合自身的宽带网络优势,开展了i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为市民提供了面向数字电视的更多选择。 
  优质的网络环境,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和“智慧城市”时代我市各项应用的开展提供了底层支撑。2011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59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7多万户(其中3G用户超过194万户),宽带用户225多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用户500多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90多万户,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137多万户,杭州电信、杭州移动、杭州联通和华数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亿元,成为了“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无线城市”、“物联网应用”等城市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承担者和有力支持者。 
  二、三网融合试点有序推进 
  2010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根据国家对于2010-2012年度“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要求,积极从基础设施和业务融合两个层面推进试点工作。在基础设施层面,根据“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高带宽需求,以“光进铜退”为契机,实现了城市地区具备20Mb/S以上、农村有IPTV需求地区具备4Mb/S以上带宽能力的目标;通过接入网组播能力部署,增强接入网多业务承载能力,实现了满足用户语音、视频、互联网等综合业务需求的单线接入;同时通过对全市3G网络和WLAN(无线局域网)的优化、部署,从有线无线网络一体化的角度为“三网融合”提供了网络通信保障。在应用层面上,通过协调、推进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国内相关大企业和广电企业华数集团的深度合作,以盘活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开展“三网融合”,服务杭城用户。目前华数集团已与联通公司就建设城市光网进行了战略合作,与海信、TCL、长虹等就数字电视终端开展了合作,与阿里巴巴就电视淘宝商城和淘花网进行了合作,建设了“视频、音乐、商务、游戏、阅读、信息、支付、通信、原创”九大业务基地,形成了全国首创的“跨代网、云服务”三网融合发展战略,并向工信部申报了国家物联网、国家智能家庭专项。杭州电信通过与广电企业合作,开展了iTV试商用,建立了基于三网融合的维护保障体系,全年iTV用户达30万户,并在覆盖农村边远地区,促进农村信息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光纤到户”实现新突破 
  光纤到户(FTTH),既是一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又是一项服务全市用户的业务应用。2011年,在前期推进杭州市光纤到户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贯彻“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组织协调电信运营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实施“光进铜退”战略,开展了光纤到户和光纤小区建设,在杭城部分小区实现了光纤到户和光宽带应用。其中,杭州电信全年改造光纤小区700个,完成已建光纤小区深度优化45万线,实现了本地网重点区域的FTTH覆盖,覆盖用户100万户,已有用户20万户;杭州移动完成900多个小区的光宽带建设,覆盖近60万用户,发展用户10万多户,从而为以应用为导向的光网城市实现了终端用户上的新突破。 
  四、“无线城市”初具规模 
  随时随地连接国际互联网,及时获取信息、处理事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2011年,华数集团对手机终端用户实行了无线宽带全城免费开放。用户搜索到“Air-WASU”的无线网络标识后,即可注册上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的用户,也可通过观看广告获取免费上网时长。杭州电信在原有WLAN覆盖的基础上,新建WIFI热点890个、AP 11600个,通过前后端联动、高流量区域重点整治、网络优化、合理分流等手段,优化了无线网络质量,并对其用户开放。杭州移动覆盖市区和七县市主城区的5000多个无线宽带热点,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无线城市,网络是基础,应用是关键。目前,运行于多个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宽带之上的除了泊车收费系统、公共自行车管理、公交监控等公共服务应用之外,还包括了移动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智慧求职、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无线淘宝等超过八大门类,50项应用的无线互联功能,并正随着需求的扩展,不断扩充。在有线网络技术把人们距离拉近之后,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拉近了这种距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实时、无缝连接成为可能,而杭州则以无线城市的方式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五、信息化应用取得新成效 
  (一)市民卡 
  市民卡工程是我市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也是“数字杭州”重点工程之一。随着市民卡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移动、联通、电信与市民卡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2011年,市民卡系统已支持浙江省地区的移动、联通、电信手机、电信小灵通和电信座机缴费。杭州移动推出的手机市民卡自试商用以来,已实现了全市6000辆左右的公交车、2000余个自行车租赁点、600个停车点以及1000多家商户的刷卡应用,用户规模达6.8万户,并在院校陆续开通了校园一卡通功能,可实现校内外双钱包应用。此外,杭州电信与市民卡相结合的天翼公交卡•市民卡也已投入应用。 
  (二)物联网 
  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在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中的牵头、引导作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推进物联网由“科研”向“应用”转化,进一步深化了全市无线政务直播、警务通、公交二维码、手机市民卡、远程心脉、校讯通、求职通、公交定位等物联网应用。 
  (三)政务应用 
  积极推动电信运营商与党政机关合作,大力推进政府服务外包。2011年,实现了“12345”落户电信,热线座席扩容至15个,日呼入电话量达到4000多通,接通率提升了1.2倍以上;推出了114-8求职招聘服务热线,为杭州中小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开展了杭州市政府数据容灾集中备份项目、杭州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杭州市数字集群无线政务专网等项目的建设、应用,并组织协调电信运营商对其承担的杭州数字社区标准平台、“96345”、“数字城管通信服务”等综合性政务应用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升级。 
  (四)商务应用 
  利用2011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推荐杭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成就。组织、引导电信运营商面向企业价值区域,大力拓展收入型业务,做强服务质量,做大规模品牌,深入推广企业信息机、综合接入、商务快线、号码百事通、呼叫中心外包、校讯通、移动E管家、数字城管、车载监控、移动办公、远程定损、手机证券、移动采编、远程医疗、智能汽车等众多商务应用,实现了通信行业收入和规模的“双提升”。 

索引号

002489452/2012-23841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发布日期

2012-03-21

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有突破性进展

发布日期: 2012-03-21 08:44

浏览次数:

  2011年,杭州市网络与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围绕城市信息化推进的总体目标,以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拓展网络应用空间为重点,以“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光网城市”试点、建设和重点应用为抓手,攻坚克难,逆势而上,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突破性进展。 
  一、基础网络进一步优化 
  基于城市信息化发展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立足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动电信、移动、联通和华数集团协调发展,采用先进技术,深化共建共享,全面并超额完成了工信部下达的共建共享考核指标,部分指标共享率达到100%,为多、快、好、省建设和优化城市通信网络,增强综合通信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电话网 
  在前期杭州电信完成固定电话网软交换改造的基础上,协调、推动杭州联通利用软交换技术对其固定电话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在全市行政村固定电话开通率10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全市固话业务的支撑能力。 
  (二)移动通信网 
  按照稳固2G,发展3G,推进4G的思路,实现了全市2G网络全覆盖的优化,3G网络进一步覆盖了市区和七县市主城区。其中,杭州电信本地网CDMA网络质量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掉话率下降到0.17%以下,并通过升级DO基站的方式,提升了对3G网络流量业务的支撑能力。同时,开展了4G网络的规模试验和应用推进。目前,杭州移动已完成TD-LTE(我国自主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规模技术试验网第一阶段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试商用标准;杭州联通则在主城区开通了高达每秒21M无线上网速率的HSPA+准4G业务,4G网络在我市的试商用和推广已指日可待。 
  (三)城市宽带网 
  根据国家“光进铜退”战略,结合我市“光网城市”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传输三层网络(核心、骨干/汇聚、接入)承载,加强了城域传输网和城域数据网在汇聚层以下的分离,通过传输网改造,增强了交换机局端到用户端的服务能力,为“光纤小区”、“光纤到户”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支撑平台。目前我市因特网出口带宽已达774G,同比增长30%以上;宽带网络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建设、改造的光纤小区超过700个,覆盖用户超过100万户,20M的光纤入户带宽已在部分小区推广应用,直接支持了各类高带宽业务的承载、应用和推广。 
  (四)数字电视网 
  杭州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后,交互式点播用户日益增多,对数字电视网络承载能力的需求随之提高。2011年,华数集团根据业务先行、终端先行的推进策略,加快了网络升级改造和服务资源开发。开展了以“一省一网”为基础的跨代网工程规模化试点,采用“全光交换”技术构建主干网络,“超光宽网”技术改造接入网,以实现广电网络的高速互联和有线无线网络的一体化覆盖,构筑可随时随地超大容量传输的泛在网络,现已实现网络家庭2.7G带宽、有线无线一体化和多功能服务接入,成为了“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的重要基础承载网络。在此基础上,根据试点经验,完成了联接全省十一个地市及下属各县市区的1200G骨干网络规划设计,相关支持高清数字电视、有线宽带、无线宽带、3G多功能一体化接入的超光网络技术设备,以及服务内容资源的云平台原型系统研发业已完成,为进一步做大做深数字电视提供了前瞻性的支撑。此外,杭州电信也结合自身的宽带网络优势,开展了i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为市民提供了面向数字电视的更多选择。 
  优质的网络环境,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和“智慧城市”时代我市各项应用的开展提供了底层支撑。2011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59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7多万户(其中3G用户超过194万户),宽带用户225多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用户500多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90多万户,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137多万户,杭州电信、杭州移动、杭州联通和华数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亿元,成为了“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无线城市”、“物联网应用”等城市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承担者和有力支持者。 
  二、三网融合试点有序推进 
  2010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根据国家对于2010-2012年度“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要求,积极从基础设施和业务融合两个层面推进试点工作。在基础设施层面,根据“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高带宽需求,以“光进铜退”为契机,实现了城市地区具备20Mb/S以上、农村有IPTV需求地区具备4Mb/S以上带宽能力的目标;通过接入网组播能力部署,增强接入网多业务承载能力,实现了满足用户语音、视频、互联网等综合业务需求的单线接入;同时通过对全市3G网络和WLAN(无线局域网)的优化、部署,从有线无线网络一体化的角度为“三网融合”提供了网络通信保障。在应用层面上,通过协调、推进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国内相关大企业和广电企业华数集团的深度合作,以盘活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开展“三网融合”,服务杭城用户。目前华数集团已与联通公司就建设城市光网进行了战略合作,与海信、TCL、长虹等就数字电视终端开展了合作,与阿里巴巴就电视淘宝商城和淘花网进行了合作,建设了“视频、音乐、商务、游戏、阅读、信息、支付、通信、原创”九大业务基地,形成了全国首创的“跨代网、云服务”三网融合发展战略,并向工信部申报了国家物联网、国家智能家庭专项。杭州电信通过与广电企业合作,开展了iTV试商用,建立了基于三网融合的维护保障体系,全年iTV用户达30万户,并在覆盖农村边远地区,促进农村信息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光纤到户”实现新突破 
  光纤到户(FTTH),既是一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又是一项服务全市用户的业务应用。2011年,在前期推进杭州市光纤到户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贯彻“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组织协调电信运营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实施“光进铜退”战略,开展了光纤到户和光纤小区建设,在杭城部分小区实现了光纤到户和光宽带应用。其中,杭州电信全年改造光纤小区700个,完成已建光纤小区深度优化45万线,实现了本地网重点区域的FTTH覆盖,覆盖用户100万户,已有用户20万户;杭州移动完成900多个小区的光宽带建设,覆盖近60万用户,发展用户10万多户,从而为以应用为导向的光网城市实现了终端用户上的新突破。 
  四、“无线城市”初具规模 
  随时随地连接国际互联网,及时获取信息、处理事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2011年,华数集团对手机终端用户实行了无线宽带全城免费开放。用户搜索到“Air-WASU”的无线网络标识后,即可注册上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的用户,也可通过观看广告获取免费上网时长。杭州电信在原有WLAN覆盖的基础上,新建WIFI热点890个、AP 11600个,通过前后端联动、高流量区域重点整治、网络优化、合理分流等手段,优化了无线网络质量,并对其用户开放。杭州移动覆盖市区和七县市主城区的5000多个无线宽带热点,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无线城市,网络是基础,应用是关键。目前,运行于多个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宽带之上的除了泊车收费系统、公共自行车管理、公交监控等公共服务应用之外,还包括了移动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智慧求职、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无线淘宝等超过八大门类,50项应用的无线互联功能,并正随着需求的扩展,不断扩充。在有线网络技术把人们距离拉近之后,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拉近了这种距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实时、无缝连接成为可能,而杭州则以无线城市的方式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五、信息化应用取得新成效 
  (一)市民卡 
  市民卡工程是我市的为民办实事工程,也是“数字杭州”重点工程之一。随着市民卡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移动、联通、电信与市民卡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2011年,市民卡系统已支持浙江省地区的移动、联通、电信手机、电信小灵通和电信座机缴费。杭州移动推出的手机市民卡自试商用以来,已实现了全市6000辆左右的公交车、2000余个自行车租赁点、600个停车点以及1000多家商户的刷卡应用,用户规模达6.8万户,并在院校陆续开通了校园一卡通功能,可实现校内外双钱包应用。此外,杭州电信与市民卡相结合的天翼公交卡•市民卡也已投入应用。 
  (二)物联网 
  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在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中的牵头、引导作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推进物联网由“科研”向“应用”转化,进一步深化了全市无线政务直播、警务通、公交二维码、手机市民卡、远程心脉、校讯通、求职通、公交定位等物联网应用。 
  (三)政务应用 
  积极推动电信运营商与党政机关合作,大力推进政府服务外包。2011年,实现了“12345”落户电信,热线座席扩容至15个,日呼入电话量达到4000多通,接通率提升了1.2倍以上;推出了114-8求职招聘服务热线,为杭州中小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开展了杭州市政府数据容灾集中备份项目、杭州市政府视频会议系统、杭州市数字集群无线政务专网等项目的建设、应用,并组织协调电信运营商对其承担的杭州数字社区标准平台、“96345”、“数字城管通信服务”等综合性政务应用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升级。 
  (四)商务应用 
  利用2011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推荐杭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成就。组织、引导电信运营商面向企业价值区域,大力拓展收入型业务,做强服务质量,做大规模品牌,深入推广企业信息机、综合接入、商务快线、号码百事通、呼叫中心外包、校讯通、移动E管家、数字城管、车载监控、移动办公、远程定损、手机证券、移动采编、远程医疗、智能汽车等众多商务应用,实现了通信行业收入和规模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