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89452/2013-21704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13-04-03 |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信息分类 | 专项规划 |
点击率 |
为贯彻落实“创新强市”战略部署,努力实现到“十二五”末,电子商务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继续稳固我市“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地位,将我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全国电子商务中心的行动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特制订本行动计划,重点从技术与商业模式、重大项目和人才三个方面,研究提出了创新发展路线。计划期限为三年(2013-2015年)。
一、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民生保障等主题,努力营造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市场环境,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服务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继续稳固我市“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地位,将我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力争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应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电子商务环境适应和满足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的需要。
2.具体目标
电子商务服务业总收入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年均增长55%以上,2015年达到1000亿。
成为国际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业聚集地。建成完善的支撑服务、交易服务和衍生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在网站和平台数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开展电子商务品牌建设,成为网上著名品牌建设领先城市。建成50个网上著名品牌。加强品牌建设工作,培育企业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树立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意识。
创新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建成3-5个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等新平台。促进基于平台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生态的集群化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在电子商务服务上的应用创新。
积极开展大企业和网商培育。培育服务收入超过百亿的大企业2家,电子商务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0家。创造60万个网上就业岗位,电子商务从业人数全国第一。
深度推进电子商务应用。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占到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总额的20%以上,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对相关产业领域的渗透。继续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产业协调发展,做长、做实、做强产业链。
二、 创新发展路线图
(一)技术和商业模式路线图
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规划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未来三年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路线。积极开展以“小产品、快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产品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多层次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体,重点发展商业大数据分析、WEB3.0技术、信息安全、数据存储、比价和移动商务等领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二)重大项目推进路线图
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项目、产业链攻关项目和公共平台类项目,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加快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扩大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存量,做大电子商务产业相关新领域的增量。
1.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支持浙江博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尾货网及全球品牌直销中心”等47个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合计投资8.9亿元,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2.产业链项目:重点支持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电子商务云开放平台及产业链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3.13亿元。
3.公共平台类项目:重点支持以“阿里巴巴‘淘宝城’”为代表的44个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合计投资48.28亿元。
4.开拓市场类项目:2013-2015年,每年支持举办各类展会、研讨会等活动20场以上,三年累计60场以上。
政府层面:举办“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打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平台。专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创新模式展区,举办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将展会办成富有成效的盛会。推进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专业市场”、“电子商务进企业”、“电子商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
企业层面:充分发挥优势骨干企业的产业、市场影响力,重点支持阿里巴巴全国网商大会、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大会等大型活动,增强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引领和影响力。
(三)人才培育路线图
创新电子商务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支大规模、高水平的电子商务从业队伍。每年举办1场企业高管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研讨班),10场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培训班,20期大学生人才实训。
三、主要对策与举措
(一)规划引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加强对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科学规划,引领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发展。继续坚持我市以产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统筹协调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加快传统仓储、物流、快递、税收、诚信等领域发展,加大引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以适应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业高速发展。
(二)政策扶持,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继续研究完善并适时出台更加符合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地方财政政策。二是推动国家层面改进税收政策。如借鉴美国互联网免税法等成功经验,对50人以下的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减税,对微型电子商务企业(如个体工商户、网店)和创业者免税。三是探索成立网络银行,研究推出创新性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诚信体系的小企业无抵押贷款服务,以帮助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招商引智,培养产业领军人物
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基础较好的企业家、专家学者的培育,将其纳入我市领军人物培育计划。进一步加强宣传,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通过领军人物的培养集聚,提高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要素集聚。
(四)加大宣传,提升行业主导地位
加大杭州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和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集聚到我市的电子商务产业中来。继续按年发布《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以此为载体,加大对电子商务之都的宣传。阿里巴巴等我市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要继续发布好相关行业数据和指数,加强对业界的宣传,加大我市电子商务的行业话语权,提升行业主导地位。
(五)健全体系,优化电子商务生态
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重点在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配送、网络金融、网络信用和市场营销等领域及其供应商范围内构建起科学的服务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