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89452/2017-23036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17-06-15 |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信息分类 | 运行分析 |
点击率 |
2017年一季度杭州市工信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17-06-15 11:14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经信委系统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一号工程”为统领,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机遇,全面深化“两化”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全力推进工信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一、一季度工信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1、生产运行态势良好。1-2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27.86亿元,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增长17.8%。实现工业总产值1744.31亿元,同比增长7.9%,较去年同期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增长28.8%。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726.38亿元,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增长26.1%。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43.19亿元,同比增速5.4%,较去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
2、信息经济高速发展。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动力、新亮点正在积聚放大,新旧动力转换接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凸现,信息经济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从全市监测的81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看,1-2月,全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26.57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利润总额139.07亿元,同比增长55.9%,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98.95亿元,同比增长27.5%,软件产品收入96.98亿元,同比增长7.9%,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30.64亿元,同比增长8.8%。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2月,全市实现信息经济核心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81.58亿元,同比增长18.5%,大幅高于传统制造业。
3、三大指标增势良好。1-2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1.62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61.2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11.8%、11.2%,均高于同期全部工业的增幅。1-2月,完成新产品产值588.33亿元,同比增长12.2%;新产品产值率达33.7%,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生产、研制、储备力度进一步加大,创新红利效应不断释放。
1-2月份,计算机通信(27.3%)、医药(11.7%)、通用设备(10.9%)等新兴行业增速加快、占比上升,对工信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化学原料(16.2%)、造纸(19.3%)、有色金属(30.2%)等传统行业受市场及原材料价格影响,增幅明显。六大高能耗行业工业总产值555.12亿元,同比增长5.9%,低于同期全部工业的增幅(7.9%)。
4、投资结构逐渐优化。1-2月,全市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1.63亿元,同比增长8.1%,工业技改投资58.8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68.6%、42.2%、32.6%、21.5%,生产性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56.9%。我市产业投资重点由传统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硬投资”,逐步转向研发、品牌、人才和市场拓展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软投资”的变化在加深。
二、一季度工信经济总体形势
1、总体向好,但个别大企业情况一般。近几年来,我市工业企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兴产业增速加快,占比上升,传统产业深度调整,占比下降;信息经济则成为我市工信经济新的增长点。1-2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5.3%,对一季度增加值增速持谨慎乐观。但中烟、华三、长安福特等大企业的增速较去年明显放缓。中烟公司2017年的生产指标预计进一步下降10%,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影响较大。华三受产业布局调整的影响,一季度将出现负增长,年度基本持平。长安福特等汽车企业受去年高基数及国家政策影响,1-2月份产值同比下降3.7%,较去年产值增速下降10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影响较大。
2、工业产值增速明显,但利润、增加值增速一般。去年下半年以来,制造业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PPIRM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企业生产和销售速度都明显加快。由于价格传导不畅,制造业产品的利润、增加值增速在短期内不能跟上产值增速,企业利润空间更加压缩。预计这样的困境有望在二季度得到缓解。
3、企业家信心指数增强,但对中长期预期不明朗。从监测数据看,一季度制造业PMI指数为51.67,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从调研情况看,企业订单普遍好于往年,短期订单增加或者持平的企业占75%以上,但中长期订单比重有所下降,反映出下游客户普遍较为谨慎,也反映出企业家对中长期预期的不确定性。
三、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调研情况
为推动工信经济“开门红”,了解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市经信委于3月下旬,组织全委44名机关干部对全市190家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开展六个季度以来的第3次全面走访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经营情况总体正常、稳中向好,没有发现特别困难、大起大落的情况。全市190家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增长的占76.4%,其中,预测增速10%以上的占42.6%,奥的斯、富丽达、海正药业等16家重点企业预测产值增速在50%以上;预测一季度产值负增长的占23.6%,其中,预测下降10%以上的占13.5%,贝达药业、万向A一二三、长江汽车等3家重点企业预测产值下降在50%以上。
从企业来看分化较为明显,一是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良好。调查显示,82.8%的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类企业、75%的生物医药企业、83.3%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受国家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和新能源客车技术标准调整影响,50%汽车制造业重点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下降,但大多数汽车企业预计全年增速会好于去年。二是传统产业冷热不一。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化学原料、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企业增幅明显,84.6%的化学原料企业、89.5%的金属加工类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53.0%的纺织、化纤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负增长。
四、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以“一号工程”为统领,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保持信息经济持续领先发展;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突出“扬长补短”,推动信息经济持续领先发展。一是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以物联网芯片、“云上”芯片、服务器芯片等高端、专用芯片发展为重点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生态链。实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完善工业投资基金管理运营模式,加快大项目招引和建设。二是加快推动新型智慧应用。深化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巩固“智慧治堵”试点成果、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推动“数据大脑”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其他重点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三是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在全面深化5G“车联网”试点,全力推动应用创新。加快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和通信骨干直联点建设,推动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千兆用户省会城市和5G商用城市。四是巩固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优势。深入推进“六大中心”建设,保持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内容、互联网金融等信息经济核心产业的领先优势,不断提升智慧物流的发展应用水平。
2.突出“两化深融”,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一是实施关键技术和产业突破工程。聚焦6大重点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燃气轮机、潮流能发电、机器人、3D打印、石墨烯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二是实施前沿技术和产业创新突破工程。进一步加快产业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全面布局和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等三大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宽带海洋工程、中科卫星云产业基地、北斗千寻位置公司、蓝箭航天小镇等重大产业创新项目落地。三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在中策橡胶等骨干企业中打造示范标杆,在更多的行业领域中形成应用范本,全面推进“企业上云”和“云上制造”。四是推动服务型制造转型。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和3D打印产业,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加快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余杭梦栖设计小镇、艺尚小镇、萧山3D打印小镇等平台建设,办好工业设计大会,全力推动要素和资源集聚。
3.突出产业生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战略合作。按照五个“新”的定位和要求,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以双方商定形成的新一轮33个战略合作项目为重点,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牵头做好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工作。二是深化平台建设。在现有省、市政府对特色小镇开展综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投入产出的评价,建立杭州市工信经济特色小镇评价机制,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比肩“硅谷”和西雅图“西谷”的创新创业影响力的标杆小镇。
4.突出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确保全面落实能源“双控”、“腾笼换鸟”等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全社会节能。“十一五”以来,我市连续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9%(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20%),已处于全国、全省同类城市先进水平。下一步,在严格措施,继续加大能源双控考核督查力度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同市有关单位,全力推动全社会节能工作。二是推进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在全面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的分类综合评价工作。科学利用评价结果,推进资源差别化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三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万向创新聚能城、长江、广汽等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四是加大分布式光伏推广应用力度。深化光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年综合能耗1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光伏应用覆盖率;推进新建工业企业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快公共机构和产业园区的光伏应用。
5.突出精准高效,切实抓好企业服务。除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负惠企政策,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外,重点是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落实“零土地”技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的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零地技改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破解验收难、监管弱等问题,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动力,力争零地技改投入达到技改总投入的50%。二是全力做好企业培育工作。组织开展“三名”工程示范试点工作,推动省、市、区三级试点企业培育;实施“三品”工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小升规”工作为抓手,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新型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新型政企关系为目标,从技术底层进一步消除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加快企业管理端的“上云”,全面构建DT时代资源全面共享、供需即时对接的新型政企生态。
一、一季度工信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1、生产运行态势良好。1-2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27.86亿元,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增长17.8%。实现工业总产值1744.31亿元,同比增长7.9%,较去年同期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增长28.8%。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726.38亿元,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2月当月增长26.1%。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43.19亿元,同比增速5.4%,较去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
2、信息经济高速发展。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动力、新亮点正在积聚放大,新旧动力转换接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凸现,信息经济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从全市监测的81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看,1-2月,全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26.57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利润总额139.07亿元,同比增长55.9%,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98.95亿元,同比增长27.5%,软件产品收入96.98亿元,同比增长7.9%,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30.64亿元,同比增长8.8%。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2月,全市实现信息经济核心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81.58亿元,同比增长18.5%,大幅高于传统制造业。
3、三大指标增势良好。1-2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1.62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61.2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11.8%、11.2%,均高于同期全部工业的增幅。1-2月,完成新产品产值588.33亿元,同比增长12.2%;新产品产值率达33.7%,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生产、研制、储备力度进一步加大,创新红利效应不断释放。
1-2月份,计算机通信(27.3%)、医药(11.7%)、通用设备(10.9%)等新兴行业增速加快、占比上升,对工信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化学原料(16.2%)、造纸(19.3%)、有色金属(30.2%)等传统行业受市场及原材料价格影响,增幅明显。六大高能耗行业工业总产值555.12亿元,同比增长5.9%,低于同期全部工业的增幅(7.9%)。
4、投资结构逐渐优化。1-2月,全市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1.63亿元,同比增长8.1%,工业技改投资58.8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68.6%、42.2%、32.6%、21.5%,生产性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56.9%。我市产业投资重点由传统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硬投资”,逐步转向研发、品牌、人才和市场拓展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软投资”的变化在加深。
二、一季度工信经济总体形势
1、总体向好,但个别大企业情况一般。近几年来,我市工业企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兴产业增速加快,占比上升,传统产业深度调整,占比下降;信息经济则成为我市工信经济新的增长点。1-2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5.3%,对一季度增加值增速持谨慎乐观。但中烟、华三、长安福特等大企业的增速较去年明显放缓。中烟公司2017年的生产指标预计进一步下降10%,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影响较大。华三受产业布局调整的影响,一季度将出现负增长,年度基本持平。长安福特等汽车企业受去年高基数及国家政策影响,1-2月份产值同比下降3.7%,较去年产值增速下降10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影响较大。
2、工业产值增速明显,但利润、增加值增速一般。去年下半年以来,制造业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PPIRM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企业生产和销售速度都明显加快。由于价格传导不畅,制造业产品的利润、增加值增速在短期内不能跟上产值增速,企业利润空间更加压缩。预计这样的困境有望在二季度得到缓解。
3、企业家信心指数增强,但对中长期预期不明朗。从监测数据看,一季度制造业PMI指数为51.67,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从调研情况看,企业订单普遍好于往年,短期订单增加或者持平的企业占75%以上,但中长期订单比重有所下降,反映出下游客户普遍较为谨慎,也反映出企业家对中长期预期的不确定性。
三、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调研情况
为推动工信经济“开门红”,了解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市经信委于3月下旬,组织全委44名机关干部对全市190家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开展六个季度以来的第3次全面走访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经营情况总体正常、稳中向好,没有发现特别困难、大起大落的情况。全市190家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增长的占76.4%,其中,预测增速10%以上的占42.6%,奥的斯、富丽达、海正药业等16家重点企业预测产值增速在50%以上;预测一季度产值负增长的占23.6%,其中,预测下降10%以上的占13.5%,贝达药业、万向A一二三、长江汽车等3家重点企业预测产值下降在50%以上。
从企业来看分化较为明显,一是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良好。调查显示,82.8%的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类企业、75%的生物医药企业、83.3%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受国家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和新能源客车技术标准调整影响,50%汽车制造业重点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下降,但大多数汽车企业预计全年增速会好于去年。二是传统产业冷热不一。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化学原料、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企业增幅明显,84.6%的化学原料企业、89.5%的金属加工类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53.0%的纺织、化纤企业预测一季度产值负增长。
四、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以“一号工程”为统领,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保持信息经济持续领先发展;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突出“扬长补短”,推动信息经济持续领先发展。一是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打造以物联网芯片、“云上”芯片、服务器芯片等高端、专用芯片发展为重点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生态链。实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完善工业投资基金管理运营模式,加快大项目招引和建设。二是加快推动新型智慧应用。深化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巩固“智慧治堵”试点成果、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推动“数据大脑”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其他重点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三是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在全面深化5G“车联网”试点,全力推动应用创新。加快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和通信骨干直联点建设,推动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千兆用户省会城市和5G商用城市。四是巩固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优势。深入推进“六大中心”建设,保持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内容、互联网金融等信息经济核心产业的领先优势,不断提升智慧物流的发展应用水平。
2.突出“两化深融”,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一是实施关键技术和产业突破工程。聚焦6大重点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燃气轮机、潮流能发电、机器人、3D打印、石墨烯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二是实施前沿技术和产业创新突破工程。进一步加快产业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全面布局和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等三大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宽带海洋工程、中科卫星云产业基地、北斗千寻位置公司、蓝箭航天小镇等重大产业创新项目落地。三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在中策橡胶等骨干企业中打造示范标杆,在更多的行业领域中形成应用范本,全面推进“企业上云”和“云上制造”。四是推动服务型制造转型。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和3D打印产业,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加快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快余杭梦栖设计小镇、艺尚小镇、萧山3D打印小镇等平台建设,办好工业设计大会,全力推动要素和资源集聚。
3.突出产业生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战略合作。按照五个“新”的定位和要求,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以双方商定形成的新一轮33个战略合作项目为重点,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牵头做好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工作。二是深化平台建设。在现有省、市政府对特色小镇开展综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投入产出的评价,建立杭州市工信经济特色小镇评价机制,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比肩“硅谷”和西雅图“西谷”的创新创业影响力的标杆小镇。
4.突出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确保全面落实能源“双控”、“腾笼换鸟”等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全社会节能。“十一五”以来,我市连续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9%(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20%),已处于全国、全省同类城市先进水平。下一步,在严格措施,继续加大能源双控考核督查力度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同市有关单位,全力推动全社会节能工作。二是推进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在全面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的分类综合评价工作。科学利用评价结果,推进资源差别化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三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万向创新聚能城、长江、广汽等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四是加大分布式光伏推广应用力度。深化光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年综合能耗1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光伏应用覆盖率;推进新建工业企业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快公共机构和产业园区的光伏应用。
5.突出精准高效,切实抓好企业服务。除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负惠企政策,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外,重点是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落实“零土地”技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的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零地技改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破解验收难、监管弱等问题,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动力,力争零地技改投入达到技改总投入的50%。二是全力做好企业培育工作。组织开展“三名”工程示范试点工作,推动省、市、区三级试点企业培育;实施“三品”工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小升规”工作为抓手,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新型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新型政企关系为目标,从技术底层进一步消除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加快企业管理端的“上云”,全面构建DT时代资源全面共享、供需即时对接的新型政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