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1-2513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杭经信提〔2021〕038号 发布时间 2021-05-28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点击率
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来源: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21-05-28 20:53      浏览次数:

市军民融合办:

张伟宁委员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提案《加快推进“进口替代高端装备领域全自主可控技术及产品”的应用》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控制系统核心组件的自主可控是我市非常关注的重点方向。PLC系统是重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关乎民族工业的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和支持国产PLC的研发和应用,前期已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国产PLC发展。

一、工作进展情况

1.政策支持核心国产器件研发。近年来,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中小微科技企业研发投入补贴、国际级软件名城创建、加快发展5G产业、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新制造计划等多项政策,支持国产核心组件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一是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19〕17号),实施科技型企业研发补助政策,杭州鼓励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支持企业在工业控制、工控系统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承担国家01科技重大专项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目前,士兰微申报的“安全可控工业控制系统用系列SoC芯片研发和产业化”、浙江中控技术申报的“安全可控工控系统整机研制与产业化”、浙江中控研究院的“面向流程行业的PLC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三个项目截止2021年获得省、市、区重大专项财政支持资金共872.35万元。三是鼓励工控芯片研发企业申报集成电路项目。我市2018年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专项政策的通知》,支持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业链整合。浙江杰芯科技申报的“CMC芯片的优化与控制器一站式实现方案的开发”项目搭载平头哥的CPU,基于CMC芯片开展国产化PLC控制器开发,第一期已拨付补助资金34.64万元。

2.加大PLC人才培养。为了加强PLC课程有关学科建设,大力培养杭州的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在重点高校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PLC相关课程,设立PLC相关实训室,使学生系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西湖大学与博智林机器人公司设有西湖大学-博智林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院,致力于培养专业顶尖人才,在机器人核心部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攻坚克难,形成一批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自主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市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西湖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浙大城市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市属高校一流学科,每个学科每年获得资助300万元,三年共900万元。在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中,浙大城市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入选了市属高校一流专业群,每年获得资助80万元,三年共240万元。

3.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杭州市出台《杭州市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产业链核心项目及断链断供风险项目科研计划,认真梳理视觉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等产业链断供风险清单,全面滚动摸排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核心产品情况,建立产业链企业库。开展核心关键项目储备库建设,迭代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针对国产PLC产业链断点、堵点,重点突破IP内核、芯片、软件、平台等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行业自主可控水平。聚焦关键环节,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滚动实施四位一体的产业链工业强基示范项目、协同创新项目和急用先行项目,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自主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4.深入落实企业“三服务”。一是杭州市经信局印发《局领导联系走访重点工信企业活动方案》,由局领导带队定期走访浙江中控等杭州市重点工信企业,充分发挥经信大脑、企业码等数字赋能,建立完善走访企业档案功能模块,通过数据协同、定期走访等方式,动态建立数字化“一企一档”。二是开展“芯机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活动,扩大产学研用金合作,实现产业链稳链强链补链。近日已举行了视觉智能自动驾驶领域的“芯机联动”专场活动(智能网联汽车专场),下一步,我市将针对国产PLC产业链协同,加强与各区、重点企业的联动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实现控制系统核心组件的自主可控,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外对应用于特殊领域的控制系统实行严格技术管控的特殊时期,我市将继续排摸杭州生产PLC的企业,在政策上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可控PLC研发,为工控系统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控制系统的自主可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强化芯片基础支撑,完善产业布局。我市支持各区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围绕工业控制领域,专攻控制系统核心组件研发,形成上游原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钣金结构件等。中游智能控制系统,下游应用,包括电力、冶金、电梯、机械等行业的全产业链条。下一步,在“十四五”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编制中,我局将加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项目支撑和推进举措,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全市工控经济高质量发展。

2.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研发机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科技企业研发能力。二是聚焦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高端制造等前沿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创新研发项目,力争实现相关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3.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激发市场主体。一是高质量组织好各项重大人才计划工程,完善评审流程、突出产业导向,靶向猎取“一城、一窗、六大行动”建设的人才和创新资源。二是优化服务,提升各类人才获得感和满足感。开展文化融入、提升城市品质的活动,实现人才来杭创新创业“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三是继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各市属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实验室,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四是继续做好西湖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浙大城市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做好浙大城市学院智能制造新型专业群。支持各有关市属高校建设好自主可控方面的专业课程。

4.落实专项政策,加大资金支持。根据《国家01-04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暂行)》(浙财企〔2014〕31号)有关规定,我市2021年将给予中控技术、中控研究院等16家单位财政支持11795.88万元。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要求落实地方支持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尽早产生效益。同时,我市将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

特此反馈。

联系人:电子处李方浩,电话:85257161。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4月1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