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5-0022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杭经信提〔2025〕118号 成文日期 2025-10-11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关联类型
点击率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萧山4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发布时间:2025-10-11 14:55      浏览次数:

张应民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链主引领聚链成势 创新驱动产业跃升》的建议(萧山45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杭州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市经信局会同萧山区政府、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等单位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进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聚力关键技术攻坚。我市持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技术攻关方面,2025年3月,萧山区出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明确提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区级科技计划引导项目。对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任务的企业,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补助资金的2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技术改造方面,现行的杭州市“新制造业计划”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对实际完成投资额1000万元(设备、外购技术及软件投入)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分类分档支持。2024年,科百特“年产350万套纳米过滤分离膜材料及组件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最高档次即20%的资金补助。成果转化方面,2024年12月,市科技局印发《杭州市中试基地管理办法》,对中试基地建设予以支持,按其上年度新增中试设备设施投入金额的20%给予补助,连续三年累计最高补助2000万元。近期,科百特“先进流体工艺验证中试平台”已推荐上报省经信厅。

(二)优化产业生态,增强链主引领效能。2023年,成功认定科百特为杭州市新材料产业生态圈“链主”企业,并以科百特为核心协同推进产业集聚,努力创建城东智造大走廊南翼重要支点。空间保障方面,通过新增开发、腾笼换鸟等方式高效开发建设用地,累计开发产业用地1093亩,有力保障了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成功实现腾退空间“即清即供”,定制厂房“交付即入驻”,累计定制厂房80000平方米。精准招商方面,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头部引领作用,深度挖掘供应链需求与发展规划,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开展补链强链延链招商,签约落地安普鲁薄膜科技、费泰膜科技、芯樱半导体设备等项目,新材料相关的项目投资占比近98%。配套服务方面,创新“政企协同”住房供给模式,已建成宿舍及人才公寓1000余套,实现产业人员安居保障全覆盖;设立“膜力”产业社区,引入“政务晓屋”等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大桥幼儿园、大桥中心小学等教育机构,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强化知识产权治理,构建创新保护体系。专利转化运用方面,2024年11月出台了《杭州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共盘点专利6.1万余件,专利和技术交易额达279.9亿元,专利转让许可3.8万件次;构建“投、贷、融、担、保”五位一体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53.4亿元。赋能强链增效方面,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数字经济产业专利预审领域,落地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开通发明专利申请批量预审审查国家试点,累计受理预审案件1.4万件,较全国平均授权周期缩短83%。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2024年杭州成功举办AIPPI(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成立市国际商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组织驻华使领馆知识产权官员地方行活动,充分展示杭州知识产权实践成果;举办“知识产权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等主题论坛,有效助力企业出海维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韧性。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领域开展协同攻关。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推动技术突破,支持申报国家及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关键共性基础技术,构建“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的创新链条,促进细分产业链融通发展。二是培育硬科技企业与新质生产力。依据科技企业成长路径,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梯次培育体系,打造雁阵型科技企业梯队。重点遴选一批高成长性硬科技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形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新质生产力。三是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半导体超纯氟材料及部件产业化项目(C13)、低碳科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科百特“先进流体工艺验证中试平台”提升中试能力,并通过厂房租赁、先租后让等灵活方式,保障安普鲁、氟研科技、MTK等企业空间需求。

(二)优化产业生态,提升链主带动效能。一是推动区域产业平台建设。结合城东智造大走廊“一核五区”布局,支持河上镇聚焦新材料高价值领域,发展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应用产业,打造百亿级膜材料产业平台。通过举办“与产发·共未来”等行业会议,增强区域品牌影响力。二是完善产业链孵化生态。围绕膜材料小镇等重点平台,嵌入式布局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形成“建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孵化体系。支持科百特等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开展全流程服务及产业链垂直孵化,培育内生裂变项目,推动产业集聚与跃升。三是深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在“国企+政府”合作开发基础上,提升专班服务效能,推动“链主”企业深度参与产业空间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环节,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与生态带动能力。

(三)强化知识产权治理,赋能产业创新与安全。一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贯彻实施《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强化法治保障,构建统筹协调、多跨协同的综合管理新格局。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杭州分中心,增强企业海外风险应对能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实现重点服务平台全域覆盖,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二是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与运用。积极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从供需两端推动对接合作,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专利转化效率。通过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优化激励机制、强化产业协同等举措,构建专利转化运用新生态。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高价值专利组合和专利培育基地,加强专利前瞻布局,实施产业和企业专利导航项目。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推进服务业集聚区优化升级,高标准运行生物医药等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为产业链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特此反馈,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联系人:市经信局材料产业处蒋贤渊

联系电话:85257057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5年9月25日

索引号

002489452/2025-00229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杭经信提〔2025〕118号

发布日期

2025-10-11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萧山4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10-11 14:55

浏览次数:

张应民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链主引领聚链成势 创新驱动产业跃升》的建议(萧山45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杭州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市经信局会同萧山区政府、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等单位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进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聚力关键技术攻坚。我市持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技术攻关方面,2025年3月,萧山区出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明确提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区级科技计划引导项目。对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任务的企业,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补助资金的2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技术改造方面,现行的杭州市“新制造业计划”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对实际完成投资额1000万元(设备、外购技术及软件投入)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分类分档支持。2024年,科百特“年产350万套纳米过滤分离膜材料及组件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最高档次即20%的资金补助。成果转化方面,2024年12月,市科技局印发《杭州市中试基地管理办法》,对中试基地建设予以支持,按其上年度新增中试设备设施投入金额的20%给予补助,连续三年累计最高补助2000万元。近期,科百特“先进流体工艺验证中试平台”已推荐上报省经信厅。

(二)优化产业生态,增强链主引领效能。2023年,成功认定科百特为杭州市新材料产业生态圈“链主”企业,并以科百特为核心协同推进产业集聚,努力创建城东智造大走廊南翼重要支点。空间保障方面,通过新增开发、腾笼换鸟等方式高效开发建设用地,累计开发产业用地1093亩,有力保障了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成功实现腾退空间“即清即供”,定制厂房“交付即入驻”,累计定制厂房80000平方米。精准招商方面,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头部引领作用,深度挖掘供应链需求与发展规划,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开展补链强链延链招商,签约落地安普鲁薄膜科技、费泰膜科技、芯樱半导体设备等项目,新材料相关的项目投资占比近98%。配套服务方面,创新“政企协同”住房供给模式,已建成宿舍及人才公寓1000余套,实现产业人员安居保障全覆盖;设立“膜力”产业社区,引入“政务晓屋”等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大桥幼儿园、大桥中心小学等教育机构,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强化知识产权治理,构建创新保护体系。专利转化运用方面,2024年11月出台了《杭州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共盘点专利6.1万余件,专利和技术交易额达279.9亿元,专利转让许可3.8万件次;构建“投、贷、融、担、保”五位一体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53.4亿元。赋能强链增效方面,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数字经济产业专利预审领域,落地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开通发明专利申请批量预审审查国家试点,累计受理预审案件1.4万件,较全国平均授权周期缩短83%。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2024年杭州成功举办AIPPI(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成立市国际商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组织驻华使领馆知识产权官员地方行活动,充分展示杭州知识产权实践成果;举办“知识产权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等主题论坛,有效助力企业出海维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韧性。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卡脖子”领域开展协同攻关。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推动技术突破,支持申报国家及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关键共性基础技术,构建“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的创新链条,促进细分产业链融通发展。二是培育硬科技企业与新质生产力。依据科技企业成长路径,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梯次培育体系,打造雁阵型科技企业梯队。重点遴选一批高成长性硬科技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形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新质生产力。三是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半导体超纯氟材料及部件产业化项目(C13)、低碳科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科百特“先进流体工艺验证中试平台”提升中试能力,并通过厂房租赁、先租后让等灵活方式,保障安普鲁、氟研科技、MTK等企业空间需求。

(二)优化产业生态,提升链主带动效能。一是推动区域产业平台建设。结合城东智造大走廊“一核五区”布局,支持河上镇聚焦新材料高价值领域,发展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应用产业,打造百亿级膜材料产业平台。通过举办“与产发·共未来”等行业会议,增强区域品牌影响力。二是完善产业链孵化生态。围绕膜材料小镇等重点平台,嵌入式布局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形成“建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孵化体系。支持科百特等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开展全流程服务及产业链垂直孵化,培育内生裂变项目,推动产业集聚与跃升。三是深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在“国企+政府”合作开发基础上,提升专班服务效能,推动“链主”企业深度参与产业空间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环节,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与生态带动能力。

(三)强化知识产权治理,赋能产业创新与安全。一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贯彻实施《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强化法治保障,构建统筹协调、多跨协同的综合管理新格局。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杭州分中心,增强企业海外风险应对能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实现重点服务平台全域覆盖,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二是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与运用。积极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从供需两端推动对接合作,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专利转化效率。通过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优化激励机制、强化产业协同等举措,构建专利转化运用新生态。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高价值专利组合和专利培育基地,加强专利前瞻布局,实施产业和企业专利导航项目。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推进服务业集聚区优化升级,高标准运行生物医药等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为产业链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特此反馈,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联系人:市经信局材料产业处蒋贤渊

联系电话:85257057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