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5-0024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杭经信提〔2025〕136号 成文日期 2025-10-11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关联类型
点击率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9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发布时间:2025-10-11 15:30      浏览次数:

民建杭州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杭州瓷产业的建议》(第298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园文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杭州发展瓷产业所做工作

(一)制定政策,推动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政府十分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迭代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4〕63号),进一步推动我市陶瓷产业高水平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塑造产业新辉煌,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加强杭州瓷窑址和出土瓷器的发掘与研究,提升杭州瓷文化传播度和影响力。

(二)注重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为“匠人”搭建平台。杭州市政府每年举办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为宣传杭州传统工艺搭建平台,提升了杭州工艺美术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提高瓷产业匠人技艺传承、创新发展等人才培育的热情和动力。

2.开展“非遗匠人”认定、扶持、宣传和推广工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补贴,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3.开展杭州历史经典产业大师培育工作。近年来,市经信局积极落实各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政策,培育、打造杭州瓷产业人才队伍,首批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有两位瓷产业大师获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贵委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五点建议,我们会同相关单位,下一步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1.加强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壮大传承人才队伍。支持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组织技能比武或竞赛;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从业人员参加各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分别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万元、5万元资助。

2.推动“大师进校园”活动。对于入驻市属高校、中职院校新建工作室传播历史经典产业文化、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育的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入驻院校第一年不超过5万元资助用于工作室建设,后续每年给予不超过3万元资助用于技艺传承。

3.强化产业创新激励。支持历史经典产业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加快推进创意创新平台建设,给予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支持历史经典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对发生的符合条件的相关研究开发费用,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相关税收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二)注重多元协同,深化文化和产业融合。

1.聚焦“历史经典+文旅”。推进历史经典产业瓷产品和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对瓷产业历史遗存、生产场景和其他内容融合为旅游产品的项目,按照相关规定,最高给予实际投资金额20%的资助,最高资助100万元。

2.聚焦“历史经典+艺术”。推进历史经典瓷产业类主题影视、动漫、文学、音乐、歌剧、戏曲、曲艺、舞蹈等创作,对获得公认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适当扶持奖励。

3.促进融合发展。支持在工业产品中添加瓷文化元素,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瓷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开发以官窑瓷(南宋)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线路和文创产品,积极面向青少年打造专题研学基地、教学体验点、历史经典产业打卡点,推进“大师/非遗进校园”。开展“杭师杭品”融合,促进官窑瓷(南宋)文化与西湖龙井、径山茶、丝绸等知名城市文化品牌的跨界融合。

(三)加强保护传承,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

1.加强经典文化窗口建设。推动历史经典元素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在城市文化客厅、地铁、车站等场所展示展览中新增历史经典产业门类;制作历史经典产业地图,设立历史经典产业打卡地标识,加强保护传承。

2.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力度。鼓励历史经典产业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和商标,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主导和参与制定历史经典产业领域相关标准,增强话语权,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特色品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品牌合法权益。

3.加强瓷窑文化的保护传承。建设瓷文化非遗数据库,完善烧制技艺名录,对官窑瓷(南宋)、越窑青瓷和天目窑烧制技艺进行集中静态实物展示和动态传承保护。推进中国官窑瓷(南宋)文化品牌建设。尽快推进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对省级官窑瓷(南宋)制作技艺项目,统筹协调指导保护、传承、研究等工作。

(四)促进人才集聚,强化发展智力支撑。

1.加强产业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支持在市属高校、中职院校开设官窑瓷(南宋)技艺传承专业和课程,并结合“大师/非遗进校园”“杭州工匠”等项目,综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化瓷业传承人。

2.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积极引进外地瓷产业工艺美术和非遗大师落户杭州发展,落实杭州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3.为官窑瓷从业者、爱好者搭建多种展会平台进行展示交流,选拔优秀技艺人才,继续开展“匠心守艺-大师集”活动,使传统技艺“潮”起来。

(五)优化生态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1.营造瓷产业良好发展氛围。一是协调、整合省市多方资源,推进合作交流、人才梯次培育、文旅融合,统筹推进全市历史经典文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支持入驻历史文化街区、参加各类知名展会并给予补贴,举办各类专业瓷产业展、赛、会等,加强与各类知名展会的融合,积极开展文旅交流、行业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通过新媒体形式,做好南宋官窑宣传推介工作,通过各类国际赛事积极推动官窑瓷(南宋)文化传播。

2.加强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推进临安天目窑址群考古发掘工作,明确各窑址的分布范围、面积及保存状况等,目前新发现高园头等数处窑址,对推进天目窑烧造时间、产品类型、装烧工艺等方面的发掘研究有更深远的意义。

3.深化瓷窑址阐释和保护工作。加强郊坛下和老虎洞官窑遗址保护与研究,推进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综合保护提升工程。加强天目窑考古资料整理和研究,编制完成《天目窑遗址群文物保护规划》。提高瓷文化传播和影响力,推进天目窑、南宋官窑等瓷窑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深化与全国著名瓷窑址联动,推进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共同申报“中国古代瓷窑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丰富杭州考古发掘出土瓷器的展陈工作,通过举办“杭州考古成果展”等各类展览,集中展示杭州出土瓷器,传播杭州瓷文化。

感谢贵委对杭州瓷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后续我局将召集会办单位继续研讨上述建议的推进和落实工作,届时邀请贵委参加研讨并提出宝贵意见。

特此答复!

联系人:市经信局消费品处刘文吉

联系电话:85257109      传真:85257159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5年9月23日

索引号

002489452/2025-00243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杭经信提〔2025〕136号

发布日期

2025-10-11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10-11 15:30

浏览次数:

民建杭州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杭州瓷产业的建议》(第298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园文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杭州发展瓷产业所做工作

(一)制定政策,推动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政府十分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迭代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4〕63号),进一步推动我市陶瓷产业高水平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塑造产业新辉煌,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加强杭州瓷窑址和出土瓷器的发掘与研究,提升杭州瓷文化传播度和影响力。

(二)注重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为“匠人”搭建平台。杭州市政府每年举办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为宣传杭州传统工艺搭建平台,提升了杭州工艺美术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提高瓷产业匠人技艺传承、创新发展等人才培育的热情和动力。

2.开展“非遗匠人”认定、扶持、宣传和推广工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补贴,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3.开展杭州历史经典产业大师培育工作。近年来,市经信局积极落实各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政策,培育、打造杭州瓷产业人才队伍,首批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有两位瓷产业大师获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贵委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五点建议,我们会同相关单位,下一步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1.加强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壮大传承人才队伍。支持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组织技能比武或竞赛;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从业人员参加各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分别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万元、5万元资助。

2.推动“大师进校园”活动。对于入驻市属高校、中职院校新建工作室传播历史经典产业文化、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育的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入驻院校第一年不超过5万元资助用于工作室建设,后续每年给予不超过3万元资助用于技艺传承。

3.强化产业创新激励。支持历史经典产业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工业设计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加快推进创意创新平台建设,给予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支持历史经典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对发生的符合条件的相关研究开发费用,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相关税收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二)注重多元协同,深化文化和产业融合。

1.聚焦“历史经典+文旅”。推进历史经典产业瓷产品和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对瓷产业历史遗存、生产场景和其他内容融合为旅游产品的项目,按照相关规定,最高给予实际投资金额20%的资助,最高资助100万元。

2.聚焦“历史经典+艺术”。推进历史经典瓷产业类主题影视、动漫、文学、音乐、歌剧、戏曲、曲艺、舞蹈等创作,对获得公认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适当扶持奖励。

3.促进融合发展。支持在工业产品中添加瓷文化元素,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瓷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开发以官窑瓷(南宋)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线路和文创产品,积极面向青少年打造专题研学基地、教学体验点、历史经典产业打卡点,推进“大师/非遗进校园”。开展“杭师杭品”融合,促进官窑瓷(南宋)文化与西湖龙井、径山茶、丝绸等知名城市文化品牌的跨界融合。

(三)加强保护传承,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

1.加强经典文化窗口建设。推动历史经典元素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在城市文化客厅、地铁、车站等场所展示展览中新增历史经典产业门类;制作历史经典产业地图,设立历史经典产业打卡地标识,加强保护传承。

2.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力度。鼓励历史经典产业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和商标,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主导和参与制定历史经典产业领域相关标准,增强话语权,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特色品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品牌合法权益。

3.加强瓷窑文化的保护传承。建设瓷文化非遗数据库,完善烧制技艺名录,对官窑瓷(南宋)、越窑青瓷和天目窑烧制技艺进行集中静态实物展示和动态传承保护。推进中国官窑瓷(南宋)文化品牌建设。尽快推进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对省级官窑瓷(南宋)制作技艺项目,统筹协调指导保护、传承、研究等工作。

(四)促进人才集聚,强化发展智力支撑。

1.加强产业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支持在市属高校、中职院校开设官窑瓷(南宋)技艺传承专业和课程,并结合“大师/非遗进校园”“杭州工匠”等项目,综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化瓷业传承人。

2.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积极引进外地瓷产业工艺美术和非遗大师落户杭州发展,落实杭州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3.为官窑瓷从业者、爱好者搭建多种展会平台进行展示交流,选拔优秀技艺人才,继续开展“匠心守艺-大师集”活动,使传统技艺“潮”起来。

(五)优化生态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1.营造瓷产业良好发展氛围。一是协调、整合省市多方资源,推进合作交流、人才梯次培育、文旅融合,统筹推进全市历史经典文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支持入驻历史文化街区、参加各类知名展会并给予补贴,举办各类专业瓷产业展、赛、会等,加强与各类知名展会的融合,积极开展文旅交流、行业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通过新媒体形式,做好南宋官窑宣传推介工作,通过各类国际赛事积极推动官窑瓷(南宋)文化传播。

2.加强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推进临安天目窑址群考古发掘工作,明确各窑址的分布范围、面积及保存状况等,目前新发现高园头等数处窑址,对推进天目窑烧造时间、产品类型、装烧工艺等方面的发掘研究有更深远的意义。

3.深化瓷窑址阐释和保护工作。加强郊坛下和老虎洞官窑遗址保护与研究,推进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综合保护提升工程。加强天目窑考古资料整理和研究,编制完成《天目窑遗址群文物保护规划》。提高瓷文化传播和影响力,推进天目窑、南宋官窑等瓷窑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深化与全国著名瓷窑址联动,推进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共同申报“中国古代瓷窑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丰富杭州考古发掘出土瓷器的展陈工作,通过举办“杭州考古成果展”等各类展览,集中展示杭州出土瓷器,传播杭州瓷文化。

感谢贵委对杭州瓷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后续我局将召集会办单位继续研讨上述建议的推进和落实工作,届时邀请贵委参加研讨并提出宝贵意见。

特此答复!

联系人:市经信局消费品处刘文吉

联系电话:85257109      传真:85257159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