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89452/2025-00211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件编号 | 成文日期 | 2025-09-23 |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信息分类 | 工作动态 |
点击率 |
7月25日,杭州市“百场千企”对接会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专场活动在余杭区举行,来自产业协会、重点成果拟对接企业、市首批次新材料企业、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等近百家单位代表参与活动,共谋产业发展。
新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也是杭州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之一。自杭州聚力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以来,杭州围绕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微纳材料、生物材料等重点方向,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52亿元,在膜材料、金属材料、生物基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细分领域取得一批技术性突破。
活动现场,杭州市经信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勇前致辞表示,本次对接会旨在打通转化堵点,通过开展常态化、机制化的对接合作,深度激活杭州的创新资源禀赋,打造要素集聚、转化高效、活力澎湃的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同时,活动聚焦市场推广,强化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的政策牵引,打通首批次新材料推广应用“瓶颈”,进一步发挥首批次政策的牵引和支撑作用,优化新材料“研发-应用-迭代”的良性循环。
当前,新材料产品要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大市场”的飞跃,“首批次”推广应用是“关键一跃”。然而,由于新材料进入市场初期需要经过长期的应用考核与大量的资金投入,下游用户首次使用存在一定风险,客观上导致了“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生产与应用脱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材料成果转化应用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而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的推出,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模式,解决新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瓶颈,激活和释放下游行业对新材料产品的有效需求。活动现场,两家首批次新材料相关保险企业进行推介,为新材料发展做好保险支撑。
此外,浙江大学高温合金研究所、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代表,围绕新材料的前沿技术及应用场景带来了精彩分享。杭州银行、民生银行则从金融助力产业发展角度,为与会企业推介相关金融产品。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主办,余杭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余杭区数字经济局)承办,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杭州市余杭区新材料产业协会协办。接下来,杭州将继续通过搭建“面对面”的对接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项目”与“资金、服务”的精准匹配,进一步集聚向“新”而行的发展合力,共同为杭州新材料产业注入更多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