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资源库) > 统计分析 > 运行分析
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2-0007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成文日期 2022-03-14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运行分析
点击率
2021年1-11月全市工信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来源: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22-03-14 10:43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疫情、促发展”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工信经济呈现“稳、好、快、高、实”等积极特点,但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一、工信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主要指标“稳”。

三大指标平稳发展、实现突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7.4%,为近3年最好,超过6年年均增速(5.5%)。全年总量有望突破4000亿元,增速10%以上,“十三五”以来首超GDP增速。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521亿元(占全省的60%),增长14.8%;占全市GDP比重(26.8%)7年稳步提升。1-10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29万亿(占全省的56%),预计全年突破1.4万亿。1-10月,工业投资增长18.5%,预计全年增速突破15%,实现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二)产销衔接“好”。

当月产值历史最高。随着有序用电措施放宽,11月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为历史当月最高;1-11月产值15301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企业预期向稳向好。11月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1%,较10月上升3.1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周转效率全省第二。10月末,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83.4天,减少10.2天;应收账款(2.6%)、产成品存货(17.9%)增速分别低于全省9.4和5.7个百分点,周转效率仅次于舟山。

(三)新兴动能“快”。

三大产业高速发展。1-10月,高新技术(增长14.4%)、装备制造(17.2%)、战略性新兴(18.1%)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66.3%、49.7%、44.3%,连续6年稳步提升。创新活力持续增强。1-10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量(477亿元)全省第一,增长24.9%;占营业收入比重3.01%,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表现亮眼。1-11月,集成电路产业的士兰微、矽力杰、长川、国芯增长明显。

(四)质量效益“高”。

盈利状况持续改善。1-10月,37个行业盈利面达100%;利润率达7.4%,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460家,分别较上半年、三季度减少780家、84家。质效指标全省领先。1-9月,规上亩均税收(47.84万元)、亩均增加值(162.99万元)均居全省第一;1-10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477亿元,全省第一,增长24.9%。减负降本取得实效。1-11月,全市共为企业减负降本1110.12亿元,惠及企业数量135.95万家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百元营收成本80.4元,低于全省2.9元。

(五)发展基础“实”。

工业出口带动增强。1-10月,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9.7%,自6月以来呈逐月回升态势。新进企业活力显现。1-11月,全市820家新入规企业持续发力,实现产值589亿元,增长89.1%,拉动产值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9%。投资结构继续向好。1-10月,制造业投资增长30.9%,快于工业投资12.4个百分点。

二、宏观经济形势预判

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大会,营造了狠抓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工信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质效提升”,但发展仍面临不确定性因素。

(一)宏观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疫情仍有不确定性。截至13日16时,全省确诊病例19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杭州目前确诊病例19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吉利、三花均反映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二是能源危机依然存在。全球天然气、煤炭价格高企,亚运会叠加“双控”的压力不容小觑。三是出口发展承压。全球疫情趋稳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防疫物资出口需求下降,对出口造成影响。

(二)优势产业增速放缓。受体量较大、电商竞争白热化、阿里拉动效应减弱等的影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排名靠后。卷烟厂受烟标调控对全市拖累较大。计算机通信产业增加值增速从2015年的35.6%放缓至目前的19.0%,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从超50%下降至20%左右,必将影响明年工信经济回暖。医药制造业1-10月增加值增速(11.7%)低于全市,集采影响明年或将持续。

(三)微观主体“两高两紧”。一是原料价格高,加快企业分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产业链中下游行业和小微企业利润带来冲击。1-10月,规上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5.2%,比大型、中型企业低3.6个、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面25.4%,比大型、中型企业高15.4个、8.4个百分点。二是海运成本高,影响产品出口。国际海运航线“一舱难求”,运价暴涨仍未缓解,部分低附加值企业不得不放弃外海订单。问卷显示,化纤(-25.3%)、服装(-14.0%)、皮革(-12.5%)、食品饮料(-11.7%)、纺织(-8.1%)等传统行业海外订单下降明显。三是芯片供应紧,制约产能释放。受国际芯片巨头停产减产、5G芯片需求放量、厂商囤货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出现阶段性减产停产,并向产业链上游企业传导。经初步调查,我市汽车、家电行业因“缺芯”影响产值12%、10%左右。四是资源要素紧,影响稳定运行。用工缺。问卷调查显示,64.2%的规上企业存在缺工现象,其中15.6%的企业用工缺口在10%以上。用电紧。能耗“双控”背景下,产销两旺的化纤、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执行错峰生产,势必影响原有生产计划。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

一是力争指标再进位。当前,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等关键指标虽能完成目标,但与全国、全省差距依然存在,要进一步查找短板、压实责任、冲刺进位。二是杭商回归再推动。聚焦“制造业300强”,特别是雄鹰企业、上市公司,谋划建设杭州企业“三回归”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大三服务力度。三是重点项目再推进。聚焦“152”工程、省重点市重点项目,特别是富芯、基石等50亿元以上在建制造业大项目,建立各级领导服务机制,紧盯节点、加快进度、发挥大项目引擎作用。

(二)全力以赴促保障。

一是产业链提升强基础。围绕优化稳定和竞争提升,做深做实产业链“一键通”应用场景,围绕产业链运行监测、风险处置、提升发展形成工作闭环。二是腾笼换鸟拓空间。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严格执行占补平衡、盘活低效用地、加快有机更新、支持零地技改,力拓发展拓展。三是深化改革强服务。按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求,优化模式、完善机制、推动政策服务精准有效和“一键直达”。

(三)全力以赴育动能。

一是谋划产业发展。继续做大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潜在优势产业,培育工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深化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小升规”“放水养鱼”“雏鹰”“单项冠军”“雄鹰”“链主”等行动,完善培育体系,搭建企业梯度发展通道。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做好数字化改革和“未来工厂”培育,推动典型场景落地、做好试点企业培育,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发展,推进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

索引号

002489452/2022-00073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14

2021年1-11月全市工信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2-03-14 10:43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疫情、促发展”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工信经济呈现“稳、好、快、高、实”等积极特点,但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一、工信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主要指标“稳”。

三大指标平稳发展、实现突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7.4%,为近3年最好,超过6年年均增速(5.5%)。全年总量有望突破4000亿元,增速10%以上,“十三五”以来首超GDP增速。前三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521亿元(占全省的60%),增长14.8%;占全市GDP比重(26.8%)7年稳步提升。1-10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29万亿(占全省的56%),预计全年突破1.4万亿。1-10月,工业投资增长18.5%,预计全年增速突破15%,实现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二)产销衔接“好”。

当月产值历史最高。随着有序用电措施放宽,11月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为历史当月最高;1-11月产值15301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企业预期向稳向好。11月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1%,较10月上升3.1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周转效率全省第二。10月末,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83.4天,减少10.2天;应收账款(2.6%)、产成品存货(17.9%)增速分别低于全省9.4和5.7个百分点,周转效率仅次于舟山。

(三)新兴动能“快”。

三大产业高速发展。1-10月,高新技术(增长14.4%)、装备制造(17.2%)、战略性新兴(18.1%)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66.3%、49.7%、44.3%,连续6年稳步提升。创新活力持续增强。1-10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量(477亿元)全省第一,增长24.9%;占营业收入比重3.01%,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表现亮眼。1-11月,集成电路产业的士兰微、矽力杰、长川、国芯增长明显。

(四)质量效益“高”。

盈利状况持续改善。1-10月,37个行业盈利面达100%;利润率达7.4%,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460家,分别较上半年、三季度减少780家、84家。质效指标全省领先。1-9月,规上亩均税收(47.84万元)、亩均增加值(162.99万元)均居全省第一;1-10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477亿元,全省第一,增长24.9%。减负降本取得实效。1-11月,全市共为企业减负降本1110.12亿元,惠及企业数量135.95万家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百元营收成本80.4元,低于全省2.9元。

(五)发展基础“实”。

工业出口带动增强。1-10月,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9.7%,自6月以来呈逐月回升态势。新进企业活力显现。1-11月,全市820家新入规企业持续发力,实现产值589亿元,增长89.1%,拉动产值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9%。投资结构继续向好。1-10月,制造业投资增长30.9%,快于工业投资12.4个百分点。

二、宏观经济形势预判

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大会,营造了狠抓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工信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质效提升”,但发展仍面临不确定性因素。

(一)宏观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疫情仍有不确定性。截至13日16时,全省确诊病例19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杭州目前确诊病例19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吉利、三花均反映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二是能源危机依然存在。全球天然气、煤炭价格高企,亚运会叠加“双控”的压力不容小觑。三是出口发展承压。全球疫情趋稳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防疫物资出口需求下降,对出口造成影响。

(二)优势产业增速放缓。受体量较大、电商竞争白热化、阿里拉动效应减弱等的影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排名靠后。卷烟厂受烟标调控对全市拖累较大。计算机通信产业增加值增速从2015年的35.6%放缓至目前的19.0%,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从超50%下降至20%左右,必将影响明年工信经济回暖。医药制造业1-10月增加值增速(11.7%)低于全市,集采影响明年或将持续。

(三)微观主体“两高两紧”。一是原料价格高,加快企业分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产业链中下游行业和小微企业利润带来冲击。1-10月,规上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5.2%,比大型、中型企业低3.6个、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面25.4%,比大型、中型企业高15.4个、8.4个百分点。二是海运成本高,影响产品出口。国际海运航线“一舱难求”,运价暴涨仍未缓解,部分低附加值企业不得不放弃外海订单。问卷显示,化纤(-25.3%)、服装(-14.0%)、皮革(-12.5%)、食品饮料(-11.7%)、纺织(-8.1%)等传统行业海外订单下降明显。三是芯片供应紧,制约产能释放。受国际芯片巨头停产减产、5G芯片需求放量、厂商囤货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出现阶段性减产停产,并向产业链上游企业传导。经初步调查,我市汽车、家电行业因“缺芯”影响产值12%、10%左右。四是资源要素紧,影响稳定运行。用工缺。问卷调查显示,64.2%的规上企业存在缺工现象,其中15.6%的企业用工缺口在10%以上。用电紧。能耗“双控”背景下,产销两旺的化纤、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执行错峰生产,势必影响原有生产计划。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

一是力争指标再进位。当前,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等关键指标虽能完成目标,但与全国、全省差距依然存在,要进一步查找短板、压实责任、冲刺进位。二是杭商回归再推动。聚焦“制造业300强”,特别是雄鹰企业、上市公司,谋划建设杭州企业“三回归”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大三服务力度。三是重点项目再推进。聚焦“152”工程、省重点市重点项目,特别是富芯、基石等50亿元以上在建制造业大项目,建立各级领导服务机制,紧盯节点、加快进度、发挥大项目引擎作用。

(二)全力以赴促保障。

一是产业链提升强基础。围绕优化稳定和竞争提升,做深做实产业链“一键通”应用场景,围绕产业链运行监测、风险处置、提升发展形成工作闭环。二是腾笼换鸟拓空间。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严格执行占补平衡、盘活低效用地、加快有机更新、支持零地技改,力拓发展拓展。三是深化改革强服务。按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求,优化模式、完善机制、推动政策服务精准有效和“一键直达”。

(三)全力以赴育动能。

一是谋划产业发展。继续做大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壮大潜在优势产业,培育工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深化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小升规”“放水养鱼”“雏鹰”“单项冠军”“雄鹰”“链主”等行动,完善培育体系,搭建企业梯度发展通道。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做好数字化改革和“未来工厂”培育,推动典型场景落地、做好试点企业培育,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发展,推进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