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3-0032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杭经信提〔2023〕087号 成文日期 2023-11-01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点击率
市经信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临平28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3-11-01 16:06      浏览次数:

刘尚文代表:

您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关于推动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建设,加快探索我市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建议》收悉。本建议由杭州市经信局主办,杭州市国资委、临平区政府会办,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以临平区建设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为契机,构建杭州市制造业发展高端化培育体系。聚焦‘415X’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发展”的建议与我市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高度吻合。近年来,杭州市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和高端服务业优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融合,重塑产业链、价值链,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一、杭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已开展工作

(一)加大政策支持,大力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和支撑平台。为鼓励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杭州市于2019年制定新制造业计划政策明确,对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照国家、省资助额度给予同比例资助;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给予500万、3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奖励。2022年出台政策,每年将评选不超过10个优质数字工程服务商,单个服务商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截至目前,杭州市已下达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奖励资金1400万元;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下达资助资金1850万元;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奖励资金5800万元。截至目前,杭州累计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3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86个。

(二)推动制造业“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杭州市大量制造业企业正在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尤其是龙头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延伸价值链,提升市占率,反哺制造端,已经成为典型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比如:杭氧从卖制氧机到卖气体,已经形成了集“工程总包-设备制造-气体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三)推动链主企业搭建全产业链式服务型制造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建设供应链系统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重点产业链正在形成以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为龙头、平台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广泛参与,分工精细化、服务精准化、配套精品化的产业生态。比如:春风动力以“高柔性、高价值、全过程”等创新特征构建客户价值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技术赋能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助力经销商优化商品布局和营销互动。

(四)推动领军企业建设“聚能工厂”等服务平台。领军企业大力开展“聚能工厂”等平台建设,为中小制造业企业赋能。领军企业既带动了中小企业发展,又实现了自身市场拓展和效益提升,呈现“大手拉小手、融通谋发展”的态势。比如:大胜达智能工厂实现自身减员80%,减排18%的同时,将其核心能力服务化,为广大中小企业同行提供在线自动设计包装、仓储管理平台、订单撮合等服务。

(五)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全面渗透。杭州市经省市区三级认定的生产性服务业小微园区已达146个,行业性服务企业量大质优,正在创新技术、模式和业态,为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系统化、线上线下多维度、一站式深度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比如:在工业设计方面,杭州工业设计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众多工业设计企业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外脑;在技术服务方面,杭州市拥有数字工程服务机构近500家,为全省输出约50%的服务能力。在检验检测方面,万泰认证通过认证与服务融合、线上线下联动,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有效指导和动态监管。在物流和金融服务领域也涌现很多优秀案例,如传化智联平台遍布全国的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和配套金融服务,浙江网盛生意宝供应链金融平台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您提出的两点建议,下一步,杭州市将充分发挥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的引领性,以建设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以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型制造变革,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支持临平区建设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加快构建杭州市制造业发展高端化培育体系。

临平作为全省工业大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并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同时,主动思考和谋划新型产业形态,围绕工信部制发的《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通知意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革,积极主动引导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通过边试验边试点、边思考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边凝练边推广等“四边”模式,已积累了争创浙江省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的基础和优势。市经信局将全力支持临平区争创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致力于将临平区打造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服务型制造先行样板区和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枢纽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临平经验”和“临平模式”。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将深入贯彻服务型制造理念,以数字产业服务化、新兴产业服务化以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切入口,将高端服务理念和系统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我们将积极会同服务型制造研究院开展各类培训和助企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理念,支持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诊断咨询,合力推动企业转型提升。

(二)聚焦“415X”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发展。

围绕“415X”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推动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设计等未来产业,极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炼一批服务型制造转型案例,积极谋划转型场景,为全面推动服务型制造转型提供样板。

强化要素供给。加大服务型制造人才引育,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政策奖励。杭州创新基金将通过参股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方式,以金融支持深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改造,助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发挥产业基金的投资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助力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特此反馈。

联系人:产业合作处劳志龙,电话:85257107。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日

索引号

002489452/2023-00323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杭经信提〔2023〕087号

发布日期

2023-11-01

市经信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临平2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11-01 16:06

浏览次数:

刘尚文代表:

您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关于推动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建设,加快探索我市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建议》收悉。本建议由杭州市经信局主办,杭州市国资委、临平区政府会办,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以临平区建设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为契机,构建杭州市制造业发展高端化培育体系。聚焦‘415X’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发展”的建议与我市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高度吻合。近年来,杭州市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和高端服务业优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融合,重塑产业链、价值链,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一、杭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已开展工作

(一)加大政策支持,大力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和支撑平台。为鼓励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杭州市于2019年制定新制造业计划政策明确,对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照国家、省资助额度给予同比例资助;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给予500万、3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奖励。2022年出台政策,每年将评选不超过10个优质数字工程服务商,单个服务商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截至目前,杭州市已下达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奖励资金1400万元;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下达资助资金1850万元;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奖励资金5800万元。截至目前,杭州累计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3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86个。

(二)推动制造业“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杭州市大量制造业企业正在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尤其是龙头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延伸价值链,提升市占率,反哺制造端,已经成为典型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比如:杭氧从卖制氧机到卖气体,已经形成了集“工程总包-设备制造-气体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三)推动链主企业搭建全产业链式服务型制造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建设供应链系统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重点产业链正在形成以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为龙头、平台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广泛参与,分工精细化、服务精准化、配套精品化的产业生态。比如:春风动力以“高柔性、高价值、全过程”等创新特征构建客户价值驱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技术赋能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助力经销商优化商品布局和营销互动。

(四)推动领军企业建设“聚能工厂”等服务平台。领军企业大力开展“聚能工厂”等平台建设,为中小制造业企业赋能。领军企业既带动了中小企业发展,又实现了自身市场拓展和效益提升,呈现“大手拉小手、融通谋发展”的态势。比如:大胜达智能工厂实现自身减员80%,减排18%的同时,将其核心能力服务化,为广大中小企业同行提供在线自动设计包装、仓储管理平台、订单撮合等服务。

(五)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全面渗透。杭州市经省市区三级认定的生产性服务业小微园区已达146个,行业性服务企业量大质优,正在创新技术、模式和业态,为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系统化、线上线下多维度、一站式深度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比如:在工业设计方面,杭州工业设计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众多工业设计企业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外脑;在技术服务方面,杭州市拥有数字工程服务机构近500家,为全省输出约50%的服务能力。在检验检测方面,万泰认证通过认证与服务融合、线上线下联动,对制造业企业实现有效指导和动态监管。在物流和金融服务领域也涌现很多优秀案例,如传化智联平台遍布全国的供应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和配套金融服务,浙江网盛生意宝供应链金融平台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您提出的两点建议,下一步,杭州市将充分发挥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的引领性,以建设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以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型制造变革,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支持临平区建设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加快构建杭州市制造业发展高端化培育体系。

临平作为全省工业大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并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同时,主动思考和谋划新型产业形态,围绕工信部制发的《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通知意见,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改革,积极主动引导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通过边试验边试点、边思考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边凝练边推广等“四边”模式,已积累了争创浙江省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的基础和优势。市经信局将全力支持临平区争创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致力于将临平区打造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服务型制造先行样板区和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枢纽地,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临平经验”和“临平模式”。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将深入贯彻服务型制造理念,以数字产业服务化、新兴产业服务化以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切入口,将高端服务理念和系统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我们将积极会同服务型制造研究院开展各类培训和助企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理念,支持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诊断咨询,合力推动企业转型提升。

(二)聚焦“415X”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发展。

围绕“415X”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鼓励推动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设计等未来产业,极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炼一批服务型制造转型案例,积极谋划转型场景,为全面推动服务型制造转型提供样板。

强化要素供给。加大服务型制造人才引育,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政策奖励。杭州创新基金将通过参股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方式,以金融支持深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改造,助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发挥产业基金的投资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助力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特此反馈。

联系人:产业合作处劳志龙,电话:85257107。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