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2489452/2024-00231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件编号 | 杭经信提〔2024〕102号 | 成文日期 | 2024-11-01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信息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关联类型 | ![]() |
点击率 |
市政协科技界别:
贵单位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打造综合算力成本最低市的建议》(编号:23)收悉。经我局主办,市数据资源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市发改委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算力发展基本情况
(一)算力基础设施情况。截至2024年6月,全市统计在库数据中心共37个,运行服务器数超47.9万台,折算为通用算力约为4.47EFlops;数据中心上架率为72.6%,高于国家平均水平62.72%。全市提供公共服务的智能算力规模约为7EFlops,主要分布在余杭、萧山、滨江等片区,形成了浙江新型算力中心、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萧山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以及中国电信杭州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杭州)为代表的智算中心集群。
(二)算力产业情况。我市算力产业基本覆盖各领域重点产业环节,拥有阿里云、新华三等国家级领军企业。从基础层看,在AI芯片方面,集聚中昊芯英、研极微电子、平头哥半导体等企业;在服务器方面,新华三AI服务器市占率稳居国内前三。从服务层看,阿里云业务覆盖云服务、算力调度、MaaS、数据交易等多产业环节;在模型服务方面,拥有联汇科技等实力雄厚的企业提供全国领先的MaaS产品及服务;在数据服务方面,杭州数据交易所、杭州数据要素运营中心等重点枢纽为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安全合规的流通交易渠道。从应用层看,在大模型方面,涌现了阿里云的通义大模型家族、新华三的百业灵犀等一批大模型;在垂类应用方面,算力应用能力已覆盖工业、医疗、教育、政务以及低空经济、智能网联车等各类领域。据中国信通院《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杭州排名全国算力二十强市第八位。
(三)算力生态情况。政策方面,市政府办公厅2023年、2024年分别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大对算力产业、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扶持力度。滨江区创新推出“算力券”“算法券”“用数券”等,支持中小企业购买使用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公共算力资源。平台建设方面,聚焦“中国视谷”“中国数谷”以及中国(杭州)算力小镇等,集聚算力、数据资源和产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产业联盟方面,成立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围绕芯片、存储、网络、算力中心、云服务、基础模型、行业应用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以“共建共享、平等开放”理念开展算力资源汇聚与供需服务。
二、今年以来工作推进情况
“打造综合算力成本最低城市”是今年“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市经信局会同市数据资源局、市数据集团等单位,努力在“建好用好新型算力中心,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和“叠加扶持政策”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推进新型算力中心建设,提升算力供给能力。一是推进万卡算力集群建设。从430节点千卡集群完成技术系统验证,到630节点走通多元主体市场化合作,万卡算力集群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万卡算力集群硬件采购、液冷改造等工作已完成,上架和调试等工作已进入扫尾攻坚阶段。二是推动信创云平台建设。目前,新型算力中心一期一阶段项目信创云平台已完成部署,平台具有独立的政务信创云专区和公众服务信创云专区,整体信创专区具有40000物理核、400TB内存、30000TB存储、28P国产GPU算力。一期二阶段项目已启动招标流程。
(二)摸清算力供需现状,构建算力强市发展体系。一是研究制定算力强市政策。根据市领导指示要求,研究编制算力强市行动计划,提出新型算力体系发展目标和6个高地建设任务。目前算力强市行动计划已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原则同意,正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续拟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二是开展智能算力需求摸排。会同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市科技局、市教育局以及各区、县(市)经信部门组织开展需求排摸,了解掌握全市56家企业(单位)提出的算力需求。
(三)推进政务信创建设,提高政务服务管理水平。一是建设智慧电子政务云平台。完成“杭州市数字基础设施—政务云资源租赁项目”的三个子项目杭州智慧电子政务云平台一(2024)项目、云平台二(2024)项目、云平台三(2024)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向市级部门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等通用算力,以及国产GPU算力服务。二是推进“全市信创一朵云”建设。收集22个部门的42个项目国产政务智能算力需求,开展全市信创一朵云“统采分签”工作。共收集区(县、市)授权统采分签的有7个。
(四)推动算力政策落地,降低算力使用成本。一是出台算力券扩容政策。出台《关于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研究制定算力券扩容政策条款,将原有5000万元算力券提升至2.5亿元,通过政府直接补贴的形式来减轻算力需求企业的算力成本,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加快算力资源普及。二是开展算力券兑付工作。组织开展算力伙伴征集,推动算力伙伴计划实施。根据《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已有算力券政策和实施细则,组织开展2024年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审核工作,进行算力券兑付。
三、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从量(算力数量)、质(算力技术)和度(建设速度)三维度超前布局,降低综合算力单位成本”。
1.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聚焦加快建设算力强市和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目标,以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有序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全省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布局要求,推进算力中心建设指引,统筹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市算力布局“一张图”。
2.推动多元算力供给。结合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业务需求,以建设高标准算力中心、数据中心为导向,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加快推进浙江新型算力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智能算力为主,通用算力、超算算力和边缘算力多元协同的新型算力体系。
3.加快推进算力集群建设。依托之江实验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支持打造各类计算架构下的万卡规模、可供万亿参数模型训练的计算集群,构建国内领先的“多元异构”智能算力服务平台。鼓励建设供应链安全可控的算力集群,形成市场充分竞争和供应链安全可控的算力体系。
(二)关于“探索算力、存力、运力、电力协同建设,降低综合算力配套成本”。
1.推进算存配套建设。鼓励算存网融合设计,引导数据高效存算与流动。浙江新型算力中心采用全新高性能HPN网络架构、高性能存储,搭建51.2T高性能智算网络,基于阿里云龙蜥操作系统,实现机内、机间全程高速,将规模数量的算力卡变成一个算力集群,从而提升算力集群效率,促进算存网协同发展。
2.打造算力低时延网络。发挥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生态作用,探索推进算力网络直连互通。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建设400G、800G高速直连网络,形成算力集群内、集群间定向数据高速传输通道。支持三大电信供应商持续加大对算力网络设施的投入,适度超前建设算力网速,降低网络传输费用。
3.探索绿色算力中心建设。鼓励新(扩)建算力中心、数据中心项目采用液冷、分布式供电、余热综合利用等先进节能技术与设备,积极扩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探索算电协同建设,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优化算力集群的能源结构。推进算力设施改造提升,推动接入“双碳”数智管理平台,实时监测能耗水平。
(三)关于“推动以云服务方式整合各类算力资源,降低综合算力服务成本”。
1.实施算力伙伴合作计划。征集有意愿接入公共智算服务平台的市级算力伙伴,为杭州算力需求企业提供优质算力服务。会同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推动形成算力服务指导价格,推动算力供需撮合,算力供需双方形成产业生态合力促进算力成本降低。
2.鼓励算力服务上云。支持企业以云服务方式推动算力资源整合,鼓励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租用云上算力,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加快建设高效集中的算力调度机制,逐步推动科研机构、高校等算力资源的统一纳管和调度,推进算力资源普惠共享。鼓励企业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探索与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互联互通。
3.推动算力资源供需对接。聚焦数字经济及五大产业生态圈企业以及面向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240家成员单位、市属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在杭高校,征集智能算力需求并接受预订。结合全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建立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拓宽算力供需对接渠道,为广大企业提供便利服务。
(四)关于“促进算力产业生态走向成熟,降低综合算力时间成本”。
1.迭代升级算力政策。在2023年人工智能实施意见5000万元“算力券”政策的基础上,将“算力券”扩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贴息等政策条款纳入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其中,“算力券”总额提升至每年2.5亿元,按最高不超过算力合同费用30%给予补贴,单家企业每年“算力券”申领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基础大模型企业可以放宽。组织开展2024年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申报工作,开展“算力券”申领和兑付工作。
2.推动算力应用场景创新。加快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支持“通义千问”等通用基础大模型发展,鼓励政务、科研、制造、金融、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企业做精做强垂直行业大模型。实施“算力+X”计划,推进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应用在新场景的落地使用,围绕市场应用壮大产业生态。
3.提升算力产业链韧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作用,支持头部企业围绕提升算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创新水平,从云尖的液冷改装、新华三液冷机头和服务器、阿里云高速网络和龙蜥操作系统、之江实验室天擎训练平台和智算运营管理系统、杭钢的液冷机房改造,形成了基于“杭州制造”新型算力产业链协同的创新格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十分感谢贵单位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攻坚克难,聚焦新型算力中心建设工作任务,加快推进算力政策贯彻落实工作,构建算力强市建设工作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聚发展。
(一)建好用好万卡算力集群。紧盯新型算力中心建设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力争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万卡规模算力集群建设,尽快形成算力供给能力和产业应用服务能力。基于万卡集群建设高效能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支持之江实验室加快建设“算力+数据+模型”为一体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开放普惠形式向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院所等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资源服务,支撑杭州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
(二)推动算力政策落地实施。贯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意见,用好“算力券”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推动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扩大普惠算力覆盖面,提升全市算力生态竞争力。推进算力撮合系统和算力管理平台不断完善,提升算力普惠易用水平,扩大新型算力中心行业影响力。
(三)推动产业集聚打造算力产业生态。面向制造业、医疗健康等人工智能应用新领域常态化开展算力需求摸排,推动新型算力中心加强与算力需求企业(单位)点对点对接,提供算力定制化服务和细化方案,做好算力需求深度发掘和精准匹配。加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建设,支持阿里云持续提升通用大模型产业生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深化专用模型研发,推动AI模型行业场景创新应用试点示范,以算力高质量发展推动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企业在杭集聚发展。
感谢贵单位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特此反馈。
联系人:市经信局信基处卢逊,电话:85257176。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