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4-0027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杭经信提〔2024〕109号 成文日期 2024-11-07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关联类型
点击率
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0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发布时间:2024-11-07 11:26      浏览次数:

宋宁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先行区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市人力社保局会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分析了当前发展AIGC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杭州发展AIGC的针对性建议。我们认为该提案立足杭州数字经济基础,面向人工智能发展主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参考价值。后续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宝贵建议,立足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抢抓AIGC发展机遇。

一、杭州AIGC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杭州将人工智能作为加快数字经济二次攀升、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重要赛道,以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深化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使人工智能成为我市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具备了发展AIGC的良好基础。

(一)综合实力位居前列。产业能力是发展AIGC的基础。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上市企业43家,省级行业领军企业10家、行业应用标杆企业32家、专精特新企业321家,初步形成“大企业为引领、骨干企业为中坚力量、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格局。2023年,全市纳入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统计体系企业569家,产业营收2563.8亿元、占全省45%,利润总额353.3亿元、占全省73%。

(二)算力支撑不断强化。算力保障是发展AIGC的核心支撑。杭州立足模型训练要求,积极布局、广泛调动各类算力资源,持续强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推动浙江新型算力中心从千卡集群向万卡集群迈进,上线运行杭州滨江智算中心、萧山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等算力平台,之江实验室计算与数据中心成为全国首批9家公共算力平台之一,全市建成提供公共服务的智能算力948P。落地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阿里临平数据中心、仁和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59个,建成标准机架18.1万架,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获批建设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全市通用算力折合约4700P。

(三)创新能力加速提升。聚焦模型研发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推动理论技术和应用基础创新。《自然》等国际期刊收录杭州在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机器学习等核心领域最新成果数十项,之江实验室“智海二号”存算一体芯片能效比同一半导体工艺节点下传统CMOS技术加速芯片提高了约2个数量级,阿里云“通义千问”、新华三“百业灵犀”等11个通用和行业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国内首个开源模型社区“魔搭”成为推动开源框架研发和应用生态逐渐形成,以模型为基础底座的AIGC产业生态加速集聚。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研发投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3.3%。

(四)智能应用加快落地。积极推动AIGC等技术赋能行业应用,以场景融合建设助推成果转化推广。深度赋能工业、医疗、教育、文旅、体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场景,炽橙科技、凌迪科技等AIGC领域科技企业基于数字孪生、模拟仿真等技术积累成功申报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AI赋能新型工业化等方向省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专项激励项目22个,商汤科技利用AR技术创新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拟结合大模型创建机器人大脑,加速具身智能研究。2021—2023年,全市累计征集发布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清单7批次264项,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11项。

(五)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2023年7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算力、模型、数据、场景、平台、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等方面给予AIGC发展全方位财政支持,全力构建从算法模型创新突破到行业转化应用的创新体系。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23年新招收进站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后198名,柔性引进钱江特聘专家支撑人工智能领域设岗单位6家,选拔青年人才特殊支持项目人工智能领域专家8名,AIGC人才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下步推进我市AIGC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接下来,我们将以促进AIGC产业培育为主线,聚焦创新队伍、算力供给、模型创新、人才支撑等核心要素,找准重点、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AIGC产业发展生态。

(一)壮大产业创新主体队伍。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培育。聚焦算法创新、模型服务、智能体研发、产品应用等AIGC关键环节强化培育力度,依托杭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等平台开展分层、分类管理,推动入库企业优先申报优质杭产品、省市财政激励项目,以技术产品创新抓实企业培育。二是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紧盯AIGC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加强AIGC产业创新中心等重点园区平台建设力度,深化网易数之帆等18家已入驻企业培育,围绕AIGC+开展项目招引孵化,持续给予入驻企业房租优惠、科研补贴等支持,结合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园评定等项目引导各类AIGC产业园提能升级。

(二)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能力。一是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底座。推进浙江新型算力中心建设,打造全市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实现浙江大学、通信服务商等院校企业算力资源统筹整合。推进“老、旧、小”数据中心改造、融合和淘汰,建设基于国产指令集、国产芯片的融合算力平台,构建“一云多芯”完整算力信创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二是加快算力交易服务优化。依托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搭建算力供需对接平台,协助成员单位和相关开发者获取优质算力服务;开展市级人工智能算力伙伴征集,对购买算力伙伴智算服务的企业给予每年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三)构建模型研发创新生态。一是推进模型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储备库建设,加快模型基础架构、训练数据集处理、复杂思维模式、对齐调优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训练基础通用大模型,发展面向千行百业的垂直模型,开展模型训练研发评选补助。二是构建大小模型协同创新生态。支持阿里依托“魔搭”社区持续发布“通义”系列基础大模型“全家桶”开源版本最新成果、分享高质量训练数据集,通过举办开源模型创新应用大赛,撮合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大小模型协同创新机会、搭建模型赋能应用对接平台,营造本地模型创新应用生态。

(四)强化人工智能人才支撑力量。一是抓好顶尖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柔性兼职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一流AIGC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基于“三定三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在科研资金、个人收入、租房买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引导“3+N”杭州基金群通过国有资本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加大对AIGC类人才创业项目的天使投资。二是做好产业人才培养使用。鼓励企业与在杭高校院所共建校企研究院,推进“AIGC+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联动各区、县(市)常态化开展在杭高校校园招聘会和赴市外重点高校引才活动,在日常招聘活动中安排AIGC等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类产业专场,加大杭州人才政策、重点领域优秀企业岗位宣传力度,为单位和人才搭建双向交流平台。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特此反馈。

联系人:市经信局技术创新处蔡荣,电话85257140。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4年5月22日

索引号

002489452/2024-00273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杭经信提〔2024〕109号

发布日期

2024-11-07

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1-07 11:26

浏览次数:

宋宁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先行区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市人力社保局会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分析了当前发展AIGC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杭州发展AIGC的针对性建议。我们认为该提案立足杭州数字经济基础,面向人工智能发展主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参考价值。后续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宝贵建议,立足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抢抓AIGC发展机遇。

一、杭州AIGC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杭州将人工智能作为加快数字经济二次攀升、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重要赛道,以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深化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使人工智能成为我市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具备了发展AIGC的良好基础。

(一)综合实力位居前列。产业能力是发展AIGC的基础。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上市企业43家,省级行业领军企业10家、行业应用标杆企业32家、专精特新企业321家,初步形成“大企业为引领、骨干企业为中坚力量、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格局。2023年,全市纳入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统计体系企业569家,产业营收2563.8亿元、占全省45%,利润总额353.3亿元、占全省73%。

(二)算力支撑不断强化。算力保障是发展AIGC的核心支撑。杭州立足模型训练要求,积极布局、广泛调动各类算力资源,持续强化算力供给能力。加快推动浙江新型算力中心从千卡集群向万卡集群迈进,上线运行杭州滨江智算中心、萧山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等算力平台,之江实验室计算与数据中心成为全国首批9家公共算力平台之一,全市建成提供公共服务的智能算力948P。落地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阿里临平数据中心、仁和数据中心等数据中心59个,建成标准机架18.1万架,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获批建设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全市通用算力折合约4700P。

(三)创新能力加速提升。聚焦模型研发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推动理论技术和应用基础创新。《自然》等国际期刊收录杭州在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机器学习等核心领域最新成果数十项,之江实验室“智海二号”存算一体芯片能效比同一半导体工艺节点下传统CMOS技术加速芯片提高了约2个数量级,阿里云“通义千问”、新华三“百业灵犀”等11个通用和行业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国内首个开源模型社区“魔搭”成为推动开源框架研发和应用生态逐渐形成,以模型为基础底座的AIGC产业生态加速集聚。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研发投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3.3%。

(四)智能应用加快落地。积极推动AIGC等技术赋能行业应用,以场景融合建设助推成果转化推广。深度赋能工业、医疗、教育、文旅、体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场景,炽橙科技、凌迪科技等AIGC领域科技企业基于数字孪生、模拟仿真等技术积累成功申报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AI赋能新型工业化等方向省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专项激励项目22个,商汤科技利用AR技术创新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拟结合大模型创建机器人大脑,加速具身智能研究。2021—2023年,全市累计征集发布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清单7批次264项,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11项。

(五)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2023年7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算力、模型、数据、场景、平台、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等方面给予AIGC发展全方位财政支持,全力构建从算法模型创新突破到行业转化应用的创新体系。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23年新招收进站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后198名,柔性引进钱江特聘专家支撑人工智能领域设岗单位6家,选拔青年人才特殊支持项目人工智能领域专家8名,AIGC人才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下步推进我市AIGC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接下来,我们将以促进AIGC产业培育为主线,聚焦创新队伍、算力供给、模型创新、人才支撑等核心要素,找准重点、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AIGC产业发展生态。

(一)壮大产业创新主体队伍。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培育。聚焦算法创新、模型服务、智能体研发、产品应用等AIGC关键环节强化培育力度,依托杭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等平台开展分层、分类管理,推动入库企业优先申报优质杭产品、省市财政激励项目,以技术产品创新抓实企业培育。二是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紧盯AIGC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加强AIGC产业创新中心等重点园区平台建设力度,深化网易数之帆等18家已入驻企业培育,围绕AIGC+开展项目招引孵化,持续给予入驻企业房租优惠、科研补贴等支持,结合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园评定等项目引导各类AIGC产业园提能升级。

(二)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能力。一是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算力底座。推进浙江新型算力中心建设,打造全市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实现浙江大学、通信服务商等院校企业算力资源统筹整合。推进“老、旧、小”数据中心改造、融合和淘汰,建设基于国产指令集、国产芯片的融合算力平台,构建“一云多芯”完整算力信创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二是加快算力交易服务优化。依托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搭建算力供需对接平台,协助成员单位和相关开发者获取优质算力服务;开展市级人工智能算力伙伴征集,对购买算力伙伴智算服务的企业给予每年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三)构建模型研发创新生态。一是推进模型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储备库建设,加快模型基础架构、训练数据集处理、复杂思维模式、对齐调优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训练基础通用大模型,发展面向千行百业的垂直模型,开展模型训练研发评选补助。二是构建大小模型协同创新生态。支持阿里依托“魔搭”社区持续发布“通义”系列基础大模型“全家桶”开源版本最新成果、分享高质量训练数据集,通过举办开源模型创新应用大赛,撮合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展大小模型协同创新机会、搭建模型赋能应用对接平台,营造本地模型创新应用生态。

(四)强化人工智能人才支撑力量。一是抓好顶尖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柔性兼职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一流AIGC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基于“三定三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在科研资金、个人收入、租房买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引导“3+N”杭州基金群通过国有资本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加大对AIGC类人才创业项目的天使投资。二是做好产业人才培养使用。鼓励企业与在杭高校院所共建校企研究院,推进“AIGC+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联动各区、县(市)常态化开展在杭高校校园招聘会和赴市外重点高校引才活动,在日常招聘活动中安排AIGC等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类产业专场,加大杭州人才政策、重点领域优秀企业岗位宣传力度,为单位和人才搭建双向交流平台。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特此反馈。

联系人:市经信局技术创新处蔡荣,电话85257140。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