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452/2024-0028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杭经信提〔2024〕122号 成文日期 2024-11-07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关联类型
点击率
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34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发布时间:2024-11-07 12:03      浏览次数:

卢侃达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关于加快杭州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建议》(第345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优化审批流程,出台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建议对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非常具有针对性。

一、关于研究产业规律了解企业所需的建议。一是深度调研制定政策。2023年6月市领导多次召开合成生物产业政策专题会议,要求征求专家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产业政策,我局邀请西湖大学曾安平院士、浙大李永泉教授等专家开展座谈,逐条论证政策条款,吸收专家意见后再次征求相关部门、区(县)意见。二是组建专班加速推动产业发展。为强化推进杭州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正式组建成立杭州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班,专班由我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选派优秀干部脱岗集中办公,负责协调解决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有关困难问题,重点推进平台搭建、招大引强、成果转化等工作,指导、支持和促进有关市直部门与促进区县(市)和部门加强工作协同,进一步推动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

二、关于优化环保审批流程的建议。一是加强杭州合成生物发展涉及生态环境的要素保障。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排污权要素保障,优先保障纳入经认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的合成生物重点企业排污权要素供应,加强排污权腾换管理,通过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腾换出存量排污权,优先平衡保障当年重点项目排污权需求。二是不断优化环评审批。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杭政办函〔2023〕64号),对经认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加快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依法简化环评办理流程。目前在实施“放管服”改革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以深化生态环境准入领域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全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试点。已印发《杭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实施方案》,推行“一免、四减、四保障”改革措施,在全国首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引入公证制度。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印发《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落实“一对一”专人服务制度。2023年我局还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基础上,持续迭代升级,于8月经市深改委审议通过,出台了《杭州市生物医药实验室级生产及相关产业环评制度改革方案》(杭环发〔2023〕51号),在全省率先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环评制度改革。该项改革一是在原有环评降级基础上对21类环境友好型项目豁免环评;二是“打捆审批”降成本。产业平台可设立实验室级标准化基地,平台统一办理环评审批、排污许可手续、配套设施并开展运营,引导符合改革政策的建设单位“拎包入住”;三是依托“浙里办”和“生态智卫”应用系统,自动研判是否符合入园标准及是否符合环评降级类别,自动生成相关申报材料,平台集成智能办理;四是环评与用地脱钩、用地规划“科工衔接”,该项改革进一步释放存量资源,明确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可利用工业用地(不区分工业用地分类),以及不涉及重新开发建设和产权、使用权转让的高等院校用地、科研用地,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环评制度改革是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的深化,也是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的深化。

三、关于帮助合成生物企业跨越“死亡谷”。一是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研发补助。市科技局将整合现有的科技专项,加大对合成生物领域研发攻关、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合成生物领域科技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科技研发机构。二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发改委积极支持生物领域研发型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省市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推动蛋白质组学与精准医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制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手性生物制造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生物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认定。加快构建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梯队,累计建设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核酸质谱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改进与应用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临床诊疗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等4家生物领域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特此反馈。

联系人:市经信局生物医药产业处杜柱佳,电话85257101。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4年5月23日

索引号

002489452/2024-00286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文号

杭经信提〔2024〕122号

发布日期

2024-11-07

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34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11-07 12:03

浏览次数:

卢侃达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关于加快杭州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建议》(第345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优化审批流程,出台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建议对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非常具有针对性。

一、关于研究产业规律了解企业所需的建议。一是深度调研制定政策。2023年6月市领导多次召开合成生物产业政策专题会议,要求征求专家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产业政策,我局邀请西湖大学曾安平院士、浙大李永泉教授等专家开展座谈,逐条论证政策条款,吸收专家意见后再次征求相关部门、区(县)意见。二是组建专班加速推动产业发展。为强化推进杭州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正式组建成立杭州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班,专班由我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选派优秀干部脱岗集中办公,负责协调解决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有关困难问题,重点推进平台搭建、招大引强、成果转化等工作,指导、支持和促进有关市直部门与促进区县(市)和部门加强工作协同,进一步推动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

二、关于优化环保审批流程的建议。一是加强杭州合成生物发展涉及生态环境的要素保障。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排污权要素保障,优先保障纳入经认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的合成生物重点企业排污权要素供应,加强排污权腾换管理,通过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腾换出存量排污权,优先平衡保障当年重点项目排污权需求。二是不断优化环评审批。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杭政办函〔2023〕64号),对经认定的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加快推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依法简化环评办理流程。目前在实施“放管服”改革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以深化生态环境准入领域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全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试点。已印发《杭州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实施方案》,推行“一免、四减、四保障”改革措施,在全国首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引入公证制度。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印发《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落实“一对一”专人服务制度。2023年我局还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基础上,持续迭代升级,于8月经市深改委审议通过,出台了《杭州市生物医药实验室级生产及相关产业环评制度改革方案》(杭环发〔2023〕51号),在全省率先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环评制度改革。该项改革一是在原有环评降级基础上对21类环境友好型项目豁免环评;二是“打捆审批”降成本。产业平台可设立实验室级标准化基地,平台统一办理环评审批、排污许可手续、配套设施并开展运营,引导符合改革政策的建设单位“拎包入住”;三是依托“浙里办”和“生态智卫”应用系统,自动研判是否符合入园标准及是否符合环评降级类别,自动生成相关申报材料,平台集成智能办理;四是环评与用地脱钩、用地规划“科工衔接”,该项改革进一步释放存量资源,明确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可利用工业用地(不区分工业用地分类),以及不涉及重新开发建设和产权、使用权转让的高等院校用地、科研用地,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生物医药产业实验室级生产”环评制度改革是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的深化,也是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的深化。

三、关于帮助合成生物企业跨越“死亡谷”。一是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研发补助。市科技局将整合现有的科技专项,加大对合成生物领域研发攻关、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合成生物领域科技企业建设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科技研发机构。二是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发改委积极支持生物领域研发型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重点推进省市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推动蛋白质组学与精准医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制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手性生物制造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生物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认定。加快构建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梯队,累计建设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核酸质谱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改进与应用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临床诊疗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等4家生物领域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特此反馈。

联系人:市经信局生物医药产业处杜柱佳,电话85257101。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4年5月23日